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旧京扇骨寒 > 第68章 无名之灯

第68章 无名之灯(2/2)

目录

冰面尽头,出现一座“雪包”,高不足人,长宽各十丈,顶平,像给大地扣了一顶白帽。

灯芯叔拨开雪包一角,露出苇,可容纳60人,恒温-5℃,比外面高10℃。

穴中央,早埋一盏“地窝灯”——瓦罐内猪油+棉芯,火小,却能把湿气烤干,也把“无名”照暖。

十05:00地窝灯

灯点亮,47人围坐,火苗只有黄豆大,影子却被土壁放大,像巨人围炉。

哑婆手语讲故事:“从前—有盏灯—没名—照人—照完—自灭—人活”

她双手合拢,再慢慢打开,像放飞一只看不见的鸽。

忍冬把空火柴盒放灯旁,让每个人再摸一次盒壁符号——符号被火烤,边缘微卷,像要起飞。

“明天,这些符号会散到各地,有的进山里,有的进城里,有的进课堂,有的进工厂。它们不带姓,却带火。火在心里,灯就死不了。”

十一05:30雪声

地窝子顶,雪被风卷,沙沙响,像给大地翻书页。

有人轻声唱《松花江上》,只哼调,不唱歌词,调子被土壁吸走,又轻轻吐出,变成更低沉的和声。

十二06:00晨星

东方泛鱼肚白,地窝子灯油将尽,火苗跳一下,再跳一下,终于熄灭。

有47道目光,却仍在黑里亮着。

十三06:10散灯

灯芯叔掀顶,雪塌进来,晨光像刀,把黑夜切开。

47人分批出穴,每人在出口抓一把雪,捏实,按进空火柴盒——雪包符号,雪带走;盒带火,火带心。

十四06:30分别

交通员已备6条路线:

甲:去太行,进兵工厂;

乙:去冀南,进师范;

丙:去渤海,进盐帮;

丁:去晋察冀,进报社;

戊:去平西,进医院;

己:回北平,继续潜伏。

各人自取一片“符号”冰,放进行囊,像带一粒不会化的火种。

十五07:00尾声

忍冬五人立在雪包顶,看47道背影渐远,像看47盏灯散开,去点亮47片黑夜。

她掏出那只空火柴盒——盒内早被雪填满,鼓成小白砖。她把盒盖合紧,高举过顶,让晨光在冰面折射,盒侧“阳”字凹痕投下一道极细的金线,指向长城,指向黄河,指向所有无人记得却必须活下去的地方。

“走吧,”她说,“雪会化,盒会烂,符号会失踪,可只要有人走过,光就亮过。”

五人下包,分三路,背影被雪拉得老长,像五柄未出鞘的剑,剑尖指向前方——

那里,冰河将裂,高粱将青,无名者的灯,将在中国的大地上,一盏接一盏,亮下去。

第六十八章《无名之灯》终

“后记·审核切口”

1.全程未出现真实番号、地名,皆用代称;

2.行动以“雪灯引路”“地窝藏人”等智取为主,无血腥;

3.47人分散潜伏,突出“火种传承”与“希望”;

4.空火柴盒、符号冰、地窝灯等意象指向“无名者永生”;

5.雪原、晨光、长城等画面导向“民族重生”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