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传闻吻合,夜探王府(1/2)
那根本不像个山寨头子的家,更像是一座小型的军事堡垒!
朱漆大门高耸,门前矗立着两尊狰狞的石狮子,比知府衙门前的还要威风。
院墙高逾两丈,墙上甚至隐约可见巡哨的人影。
府内亭台楼阁林立,飞檐斗拱,极尽奢华,远远就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丝竹宴乐之声和划拳行令的喧闹。
王府门口,几个穿着锦缎劲装、腰佩金刀的王家弟子,正鼻孔朝天地“迎客”。
他们对那些衣着光鲜、礼物丰厚的客人点头哈腰,而对一些看起来普通的江湖客或者百姓。
则是一副爱答不理、甚至呵斥驱赶的嚣张模样。
“滚滚滚!哪里来的穷酸?这也是你能凑近的地方?惊了贵客的马车,你担待得起吗?”
一个王家弟子粗暴地推开一个想靠近看热闹的小贩。
另一个弟子则对着一队拉着沉重箱子的商队谄媚笑道:“刘掌柜您又来了?快请进!
老爷子刚才还念叨您这批辽东来的老山参呢!”
呵呵,这王家弟子,个个都是川剧变脸大师啊!
看来这金刀寨的“生意”做得确实够大,黑白两道通吃,连辽东的特产都搞来了?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金钱、权力和暴力混合而成的、令人不安的浮躁气息。
这里的繁荣,就像是用油彩涂抹在朽木上的假象,看似光鲜,内里却可能早已腐烂不堪。
逛得差不多了,林翊领着曲非烟,走进了城中一家生意最火爆、也是三教九流汇聚最多的酒馆——
“北风楼”。
酒楼里人声鼎沸,划拳声、吹牛声、碗碟碰撞声交织在一起。
林翊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,只要了一壶最便宜的浊酒和一碟盐水花生,完美契合了他人设的经济水平。
他看似在低头剥花生,实则在运功于耳,将周围十几张桌子的谈话声尽数收入耳中。
大部分谈话都围绕着即将到来的王元霸寿宴,各种拍马屁和吹捧之词,听得林翊直反胃。
但很快,一些压低了声音的、更为隐秘的交谈,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隔了两张桌子,几个看起来像是常年跑关外的行商正在一边喝酒一边低声抱怨。
“……妈的,这趟差事真不是人干的!风险太大了!”
“嘘!小点声!不要命了?能让王家看中,替他们走货,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!”
“福气?老子宁愿不要这福气!你是没看见,上次那批货里,分明就有……”
“闭嘴!喝酒!还想不想活着回去了?有些事,看见了也得当没看见!拿钱办事,少问多看!”
另一桌,几个镖师打扮的汉子也在闷头喝酒。
“总镖头也真是……怎么就接了王家的镖?还全是往关外送的……”
“唉,给的价钱高啊,十倍利润!谁能不动心?”
“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……那些箱子里装的,绝不是普通货物……沉得要命,还有股……铁锈和油味儿……”
“别瞎猜了!走完这趟,够回家买地当员外了!至于送去给谁……关我们屁事!”
林翊的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:“关外”、“风险大”、“铁锈油味”、“十倍利润”、“送去给谁”……
这些碎片化的信息,与他之前听到的“蒙古商人”、“兵器粮草”的传闻迅速吻合!
货物性质:沉重+铁锈油味≈兵器铠甲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