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异域回波(2/2)
·能量海洋的成分无法完全解析,似乎是一种介于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奇异状态。
·那些“珊瑚礁”构造体的建筑风格与守望者和人类文明截然不同,更符合流体力学和能量场最优分布原理。
·最后出现的“光之生物”,其能量签名与能量海洋同源,似乎是该环境的自然产物,或者说……居民?
最大的问题是:如何与它们交流?它们是否感知到了探测器?它们对“外来者”持何种态度?
“我们需要再次尝试接触!”艾斯特拉急切地说,“但不能再用冰冷的探测器了。也许……也许‘芽’可以?或者通过‘心光晶石’的能量共鸣?”
这个提议极其大胆,也极其危险。
就在基地为这惊人的发现而兴奋和争论时,“潜影号”布设的监听网络,捕捉到了第一个有价值的信号。
那并非之前检测到的异常能量签名,而是一段极其微弱、断断续续、却明显是人为(或者说“智能”)发出的广播信号!信号源位于异常余震区域的外围,正在缓慢移动。
这段信号使用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,但其调制方式却透露出一种清晰的、绝望的呼救意味!而且,在信号的背景噪音中,似乎还夹杂着……激烈的能量武器交火声和爆炸声?!
“那里还有活口?!”“边缘摇篮”的幸存者?!”有人惊呼出声。
但这个推测立刻被否定。信号源的位置与“边缘摇篮”相隔极其遥远,不可能是其幸存者。
那么,是谁?是谁在那个刚刚发生过“清理”和未知追逐的空域附近战斗和求救?
是“单元7371”在攻击其他目标?是那个追踪“单元7371”的未知存在在攻击别人?还是……第三方势力?
局势瞬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一个可能友好的异文明“间层”。一个发出求救信号的未知第三方。一个仍在暗处徘徊的、追踪“单元7371”的威胁。
K-23基地突然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宇宙格局中。
林洛的投影核心光芒稳定,迅速评估着局势。
“‘窥渊号’继续监视虫洞,尝试非侵入性方式建立接触,优先发送和平意图的数学和物理常数信号。”“‘潜影号’尝试定位求救信号源,但绝对禁止暴露自身,优先收集情报。”“所有作战单位,提高戒备等级。‘帷幕号’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。”
选择变多了,但风险也呈指数级增长。每一次接触都可能带来机遇,也可能引来灭顶之灾。
宇宙的深潭,因他们投下的石子,泛起了越来越复杂的涟漪。
(第一百三十二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