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方舟启明(1/2)
林洛的决定如同一道最终裁决,为K-23基地的未来划定了方向——放弃固守,孤注一掷,远赴传说之地“心光起源”,寻找那缥缈的生机。
希望渺茫,但总好过坐以待毙。
基地如同一台被输入了最终指令的机器,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、近乎悲壮的效率。所有资源被疯狂倾斜向两个方向:改造“帷幕号”,以及为基地可能到来的最终防御战做最后准备。
“方舟”计划(最高优先级):李静雅成为了绝对的核心。她的任务是在九十天内,将“帷幕号”从一艘强大的侦察舰,改造为一艘能够进行跨旋臂超长距离跃迁、并具备长期自持能力的“方舟”。这不仅仅是加装更大的引擎和燃料库那么简单。
整个基地的工厂都在为她服务。新型的“异构规则护盾”被小型化、优化后优先装备“帷幕号”。从“废弃调试节点”和“遗落之民”数据中解析出的、最先进的隐匿技术和环境模拟系统被整合进去。巨大的生态循环舱和高级复制机被安装,以确保长期航行的生存需求。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高效实验室和知识库,用于保存和研究已获得的所有关于“架构”的技术和信息。
“帷幕号”的舰体被大幅扩展和加固,其外形变得更加流畅而厚重,如同一颗蕴含着人类和守望者最后希望的金属种子。它被重新命名为——“启明号”。
“壁垒”计划:与此同时,秦雪负责基地的最终防御准备。她知道,“启明号”离开后,基地必将迎来“清理单元”的打击。她的任务不是取胜,而是尽可能拖延时间,为“启明号”争取远离的机会,并在最后时刻,尽可能多地保全无法离开的人员。
所有能动员的力量都被发动起来。基地外围布设了数层雷区、自动炮塔和伪装力场。地下掩体被进一步加固,储备了足够的物资。甚至制定了利用小行星和废弃飞船制造障碍带的计划。悲壮的“与基地共存亡”成为了许多留守人员的默认选择。
“薪火”与“信标”计划合并:艾斯特拉和陈筱雨则争分夺秒地完善着“信息病毒”,并尝试破译那段神秘广播中“循‘悖论’之径”的含义。他们与艾莉西亚、卡米拉博士以及状态奇特的“芽”进行着高强度的脑力激荡。
“芽”似乎对“心光起源”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反应,她时常对着星图发呆,小手无意识地在空中勾勒着某种复杂的能量回路。艾莉西亚则凭借古老记忆,提供着关于那片星域可能的环境特征和传说。
最终,他们成功将“信息病毒”压缩进一个特殊的能量发射器中,可以搭载在“启明号”上,并在关键时刻发射,尝试干扰“架构”单位。同时,他们也初步确定了一条通往“心光起源”的可能航线——这条航线需要利用几处已知的空间异常和引力透镜效应,仿佛在利用宇宙本身的“悖论”来隐藏行踪。
时间在疯狂的忙碌中飞逝。
第八十八天,“启明号”改造完成。它静静地停靠在专用船坞中,流线型的银色舰体反射着冷冽的光芒,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,却也散发着孤寂的悲壮。
第八十九天,最后的物资和人员开始登舰。登舰名单经过残酷的筛选,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精英、必要的技术人员以及……承载着特殊意义的“芽”和艾莉西亚。林洛的投影核心也被小心地转移至“启明号”的主机室。
告别沉重而无声。留下的人与离开的人都知道,这很可能就是永别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