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福清叛离(1/2)
“福清郡王听旨——”
尖细的嗓音刺破军营上空的沉闷,老太监手持明黄卷轴,居高临下地扫过跪伏在地的身影,眼底的鄙夷几乎要溢出来。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福清郡王览此旨悉。今老王爷踪迹不明,安危未卜,朕心日夜悬系,寝食难安。着你即刻点验本部兵马,星夜起程前往搜寻营救,沿途凡有可疑之地,必细查深究,凡有阻挠之徒,可先斩后奏。切记,老王爷乃宗室重臣,你此行唯以护其周全为第一要务,若有半分闪失,纵你有千般理由,朕亦必重治其罪,断不宽宥!”
卷轴展开的声响里,福清郡王的指尖已开始不受控地颤抖。他垂着头,额前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进衣领,心里像被重锤狠狠砸着——这哪里是圣旨,分明是要把他麾下八万将士推向鬼门关的催命符!
“另,近来地方偶有流民滋事、宵小蠢动之象,恐扰搜寻之举、乱地方秩序。你领兵在外,需对沿途百姓严加管束,若遇抗命不遵、造谣生事或窥伺军马者,可按军法处置,务以高压之势震慑人心,保我大清基业,为营救老王爷扫清阻碍。此行责任重大,你当殚精竭虑,速去速回,朕待你携老王爷平安归朝之日,再论功行赏。钦此!”
“福清接旨吧!”老太监的声音带着施舍般的催促。
福清双手接过圣旨,明黄的绫缎触手冰凉,像裹着一层寒霜。他盯着那朱红玺印,眼前猛地闪过太岳山脉的血色——上次他带三万精锐驰援,还未摸到老王爷的踪迹,就遭叛军埋伏,三万弟兄的惨叫、飞溅的鲜血、折断的军旗……那些画面至今仍会在深夜将他惊醒。如今皇上要他带八万人再去,可晋省幅员辽阔,八万兵力不过是杯水车薪,更何况叛军有高端战力坐镇,这趟行程,和送死有什么区别?
他强压着心头的苦涩起身,老太监早已拂袖而去,留下的只有满营即将被搅动的恐慌。
果然,不到半天,调令的消息就像野火般烧遍了整个营地。帐篷里、校场上、伙房边,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往日里的悍勇被不安取代。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兵攥着刀柄,声音发紧:“上次三万兄弟都没回来,这次去了,咱们还能活着见着家里人吗?”旁边的年轻士兵眼圈发红:“我娘还等着我回去娶媳妇……可要是不去,皇上治罪下来,连家人都要受牵连!”
将领们更是面色凝重,聚在大帐外低声议论。有人攥着拳头骂出声:“三位将军的尸骨还没入土,皇上这是把咱们当炮灰填啊!”这话像根针,扎进了每个人心里——谁都清楚,老王爷之事牵扯甚广,他们这支部队是福清的嫡系,皇上明着是让营救,实则是想借叛军之手消耗福清的势力。
福清站在帐内,听着外面的窃窃私语,心像被浸在冰水里。他何尝不知道皇上的心思?老王爷对皇上的身份本就存疑,如今失踪,皇上表面担忧,实则巴不得借此事一石二鸟——找到老王爷,可堵宗室之口;找不到,正好治他的罪,削他的权。可他麾下的将士,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,他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送死?
终于,福清猛地掀开帐帘,大步走到将士们面前。他看着一张张惶恐又不甘的脸,深吸一口气,高声道:“诸位!我福清对天发誓,绝不让你们白白送命!”
将士们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错愕。
“老王爷城府深沉,皇上更是凉薄寡情!”福清的声音里带着压抑许久的愤怒,“咱们为大清出生入死,换来的却是当炮灰的下场——这样的朝廷,这样的皇上,咱们何必再为他卖命!”
人群瞬间安静下来,随即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。一个将领往前一步,声音带着急切:“郡王,那咱们……该怎么办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