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可能真是缘分(2/2)
李维民越说越激动,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外甥女张晓华,那个单纯善良、一心系在方辰阳身上的姑娘。“还有晓华那里!你想怎么办?”他几乎是连珠炮似的发问,关切之情溢于言表。
张孝军听到这里,抬起眼,有些无语地看着李维民,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弧度:“哎,我说老李,晓华是我亲生女儿,我这当爹的都还没像你这么着急上火呢。你这倒是皇帝不急太监急?”
李维民闻言,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,立刻反驳道:“废话!晓华是我亲外甥女!她妈是我亲妹妹!你别忘了这一层!我看着她长大,跟我自己闺女没两样!我能不着急吗?”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亲缘责任感。
这句话,像一道无形的线,将办公室里的两个男人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。他们不仅是工作中的老友,更因为方辰阳和张晓华这对年轻人,而拥有了共同牵挂的纽带。空气仿佛凝固了,阳光透过窗户,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,也照亮了张孝军脸上愈发深重的凝重和李维民眼中无法掩饰的忧虑。关于方辰阳的秘密,关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督查,一场更深层次的对话,即将在这间安静的院长办公室里展开。而病房那边,项琳琳的汇报仍在继续,看似平静的交流下,又隐藏着多少试探与交锋?方辰阳的命运,似乎正被这几股无形的力量推向一个未知的方向……
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,只有窗外远处传来的、模糊的城市背景音,如同潮汐般起落。午后的光线开始变得柔和,带着一抹金黄,透过百叶窗,在红木地板上投下更长的、平行的影子。空气里,先前那种因督查员到来而引发的剑拔弩张稍稍缓和,却被一种更为私密、也更为沉重的情感议题所取代。
李维民没有立刻坐下,而是踱步到窗边,背对着张孝军,望着楼下花园里零星走动的人影。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窗框,内心显然经历了一番权衡。终于,他转过身,脸上那种属于院长的权威感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长辈的、带着深切关怀的忧虑。他打破了沉默,声音比刚才低沉了许多,每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:
“老张,”他用了更私下的称呼,“依我看,眼下这个局面,与其我们两个老家伙在这里干着急,或是等着上面那些摸不清虚实的调查结果,不如……不如让晓华先来看看方辰阳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观察着张孝军的反应,然后继续缓缓说道,语气愈发诚恳:“这孩子的心思,你我其实都清楚。现在辰阳这个样子,昏迷不醒,前途未卜。你真的好好想想。”
李维民走近几步,在张孝军对面的沙发坐下,身体前倾,目光恳切:“这层窗户纸,迟早要捅破。如果晓华见了辰阳现在这情形,心里还是愿意,甚至心疼他,那我们就顺其自然,适当的时候撮合撮合,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。如果……”
他深吸一口气,说出了最不愿设想的那种可能:“如果晓华看到辰阳伤得这么重,心里害怕了,或者……或者终究觉得不合适,不愿意,那我们也勉强不来。至少,让事情明朗化。无论如何,方辰阳都还是你张孝军一手带出来的、最得意的徒弟。这份师徒情分,不会因为小辈们的情感纠葛而改变。长痛不如短痛,你觉得呢?”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,既考虑了张晓华的意愿,也顾及了方辰阳的处境和感受,更维护了与张孝军之间的情谊。
张孝军一直没有打断李维民,他只是静静地听着,手指间不知何时多了一支没有点燃的香烟,习惯性地捻动着。他的目光有些悠远,仿佛透过眼前的空气,看到了更遥远的过去和更复杂的未来。直到李维民说完,他才将目光聚焦回来,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言的表情,那里面有关爱,有无奈,也有身为人父的深沉思量。
“唉……”他轻轻叹了口气,将香烟放回茶几上,“你的想法,跟我倒是不谋而合。来的路上,我心里也乱得很,已经跟你妹妹素琴通过电话了,让她……先回家去,找机会跟晓华好好聊聊,探探那孩子的口风,做做她的工作。”他提到妻子素琴时,语气里带着信赖和依赖,“晓华那孩子,外表看着柔顺,骨子里犟得很,又正处在敏感年纪,这事不能硬来,得循序渐进。至于辰阳这边……”
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办公室门的方向,仿佛能穿透墙壁,看到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年轻身影:“一切都得等他醒了,恢复意识再说。现在谈什么,都为时过早。而且,还得看他自己的意思。”他的语气中,对徒弟的关爱与对女儿的呵护交织在一起。
话题似乎告一段落,但张孝军的思绪却飘得更远了。他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些,嘴角甚至牵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、带着怀念意味的弧度。“老李,”他声音低沉了些,带着回忆的质感,“说起来,可能真是缘分。从我第一眼在新兵连看到方辰阳那小子起,就觉得他……不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