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66.三种证道之法,帝俊太一请立天庭(1/2)
以他们的跟脚与盘古的关系,即便是那时的鸿钧老祖、杨眉老祖这些大神通者,也无法强行撼动先天禁制,甚至都无法感知到他们的存在。
如今,通天与玄元虽然感知到了正在孕育中的这缕先天乙木之气,以青萍剑之利,亦能将其禁制强行破开。
但,还是那句话,他兄弟二人并非弑杀之辈;
且以其如今的眼界,亦是不至于为了收集一缕用来炼器、炼丹的先天乙木之气而大动干戈。
万物有阴阳,甲木阳刚,为参天大树;乙木阴柔,为藤蔓花草。
悟道茶树为甲木,莲花则为乙木。
因此,汇聚了青莲四宝的玄元与通天,并不缺这所谓的先天乙木之气。
“你我游历多时,却不知道烛龙与镇元子二位道友在紫霄宫中有何收获?”通天突然说道。
与这两位大神通者相谈甚欢,他其实也有些担忧他两个会步入歧途。
“放心吧,两位道友当有自己的选择。”玄元脸色平静。
准圣的坑已经都告诉他们了,若是他们还要修行,那么……
说难听一点,就是好言难劝该死鬼了。
说到底,走什么路,是自己选择的。
通天点点头,也没有再问,兄弟两个就离开了蓬莱仙岛,继续寻找最后一座方丈仙岛。
他俩现在倒不缺宝物,但刚收的孔宣、金昭、四不相与乌云仙却是连一件契合的上品灵宝也无。
之后这些弟子行走洪荒,没有上品宝物傍身,通天也觉得脸上无光。
而就在兄弟二人搜寻机缘的时候,混沌深处的紫霄宫内,却是祥云缭绕,道音缥缈。
鸿钧道祖端坐莲台,周身环绕着混沌清气,方才还在缓缓流淌的天道真意渐渐收歇;那曾让一众大神通者如沐甘霖的讲道声,此刻已化作余韵,在殿内久久回荡。
道祖垂眸看向阶下,只见三清、接引、准提、女娲、伏羲等大神通者,皆还沉浸在道韵之中,或蹙眉沉思,或面露顿悟,连周身的先天灵气都还随着方才的道音轻轻律动。
“唰。”
鸿钧道祖指尖微动,一缕清浅的混沌气流扫过殿宇,如春风拂过冰封之地,瞬间将众人从悟道状态中唤醒。
“此番讲道,已历千年,”道祖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目光扫过阶下诸人,“大道无穷,吾之所言,不过沧海一粟。尔等皆为洪荒先天神圣,各有道途,若有不解之处,尽可道出。”
话音落下,紫霄宫内一时寂静。
老子与元始率先睁眼,眸中皆是闪过一丝明悟,却未急于开口,只是微微颔首,似在梳理心中思绪;
伏羲握着铭刻先天八卦图的龟甲,指尖在卦象上轻轻滑动,心中思索着道祖所言“天数运转”与八卦推演间的契合之处;
而女娲则指尖轻捻,望着掌心凝聚的一缕先天灵气,若有所思,方才鸿钧道祖提及“造化”二字,正与她那在玄元指点下,即将开辟的道途隐隐相合,心中已藏了几分关于“造化生机”的疑问。
一时之间,紫霄宫内虽无人率先发问,却已有无数疑问在众大神通者心中流转,只待有人打破沉寂,便要向鸿钧道祖探寻大道真义。
许久无人开口,终究还是老子打破沉寂,只见他身着黑白道袍,自蒲团上站起,稽首躬身,声音带着对本源的探求:
“老师,弟子修行至今,常悟‘道’之玄妙,却玄之又玄,仍未窥其全貌。敢问师尊,究竟何为‘道’?”
话音未落,元始亦上前一步,目光澄澈如洗,问道:“老师,自入紫霄宫,弟子常闻‘圣人’二字,却不知‘天道圣人’与寻常混元大罗金仙有何区别?若要成就此位,需循何途、守何则?”
二人问罢,瑶池西王母身着云纹凤袍,从女仙之列走出,玉容肃穆:“敢问老师,可有证道之法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