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大唐的天已经黑下,太阳从黔州升起(2/2)
当他们冒着大雨。
气喘吁吁地赶到甘露殿外时,这里早已被金吾卫围得水泄不通。
殿内,
几名须发皆白的太医,正提着药箱,行色匆匆地进进出出。
每一个人的脸上,都写满了凝重。
一种名为“恐慌”的情绪,在所有朝臣的心中,疯狂蔓延。
他们就那样站在雨中。
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他们的官袍,浸透他们的心。
谁也不敢开口说一句话。
谁也不敢离开半步。
他们只能无比紧张地,看着那扇紧闭的殿门。
在心中,
默默祈祷着。
时间,
在这一刻,变得无比煎熬。
也不知过了多久,仿佛一个时辰,又仿佛一个世纪。
“吱呀——”
那扇承载了所有人希望与恐惧的殿门,终于,缓缓打开了。
为首的一名老太医。
拖着疲惫的步伐,从殿内走了出来。
“王太医!”
长孙无忌一个箭步冲上前。
死死地抓住了老太医的手臂,声音都因为过度的紧张而变得有些嘶哑。
“陛下......陛下他......龙体如何?”
所有人的目光,都死死地盯在了老太医的脸上,连呼吸都忘了。
老太医抬起头。
看了一眼门外这些几乎被淋成了落汤鸡的帝国重臣。
长长地,
吐出了一口浊气。
“诸位大人,放心吧。”
他的声音,
沙哑而疲惫,却如同天籁。
“陛下只是......只是气急攻心,心力交瘁,再加上这段时日,忧思过度,休息不周,这才导致了气血逆行,一时昏厥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
“老臣已经为陛下施了针,也开下了安神的方子。”
“只要好生静养,服用汤药,约莫......两三日后,便可醒来。”
听闻此言,
所有人,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
那根紧绷到了极限的神经,在这一刻,终于松弛了下来。
不少年迈的文臣,甚至因为这大悲大喜的剧烈冲击,双腿一软,险些瘫倒在地。
没死就好。
只要陛下还活着,大唐,就还有希望!
房玄龄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。
强行让自己那几乎要宕机的大脑重新运转起来。
他看了一眼紧闭的殿门。
又看了看周围神情各异的同僚。
压低了声音,
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:
“诸位,陛下龙体抱恙,需要静养。”
“从即刻起,封锁消息,任何人不得将今日之事外传,违者,以谋逆论处!”
“另外,”
他将目光转向鸿胪寺的官员,“这段时间,就暂时不要让黔州来的信使,再进到朝堂之上了。”
“找个由头,就说朝中正在商议国策,暂时......暂时稳住他们!”
“是!”
众人齐声应诺。
这已经是眼下,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。
然而,
这些大唐的精英们,此刻还完全没有意识到。
当他们以为,
只要拖延时间,就能等来转机的时候。
那个他们眼中蛮横、神秘、强大的对手,根本就没打算在原地等他们。
就在长安的旧帝王。
因为一口气上不来而昏死过去的时候。
远在千里之外的黔州。
一场决定了整个东方大陆未来走向的,新的、更大的动作,已经开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