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让大唐成为黔州的附属国?(1/2)
答案?
李世民沉默了。
这两个字,像是一根烧红的铁刺,狠狠扎进了他的心脏。
答案,他当然有。
在他从昏迷中醒来的那一刻。
在他看到满朝文武,那一张张如同死了爹娘般的丧气脸时。
他就已经知道了答案。
大唐,
已经输了。
输得,
一败涂地。
曾经,他还可以将岭南道、将广州府作为一张牌,摆在谈判桌上。
用来交换、来试探、来博弈。
可现在,
这张牌已经被他的好儿子,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直接从牌桌上夺走了。
他,已经没有任何资格去谈了。
剩下的只有听从。
或者,灭亡。
但,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。
是那个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天策上将。
是那个一手开创了贞观盛世的,天可汗!
他的骄傲,他的尊严.......
不允许他就这样在一个后辈、一个逆子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。
冕旒之后,
他的眼神,重新变得冰冷、锐利。
仿佛刚才那个虚弱、苍白的病人,只是幻觉。
此刻坐在这里的,
依旧是那个杀伐果决,君临天下的帝王。
他没有回答信使的问题。
而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,冷冷开口。
“朕,调集三十万大军,陈兵黔州边境。”
“不曾想,你家元首却暗度陈仓,奇袭岭南。”
“声东击西,倒确实是出乎了朕的意料。”
他将一场彻底的溃败,轻描淡写地说成了一次战术上的失误。
仿佛,一切仍在掌握之中。
他看着那名信使,嘴角,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。
“没了岭南道,朕的手中,确实少了一张可以谈和的牌。”
“那么……”
他刻意停顿,身体微微前倾。
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。
“你们想如何?”
“是继续打下去,让这天下血流成河,生灵涂炭?”
“还是……”
他最后一个字的尾音拖得很长,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决绝。
那意思,再明显不过。
哪怕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,他李世民,也绝不会束手就擒!
话音落下。
整个甘露殿的气氛,瞬间降到了冰点。
那些刚刚才松了一口气的文臣武将,此刻,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。
他们一个个惊恐地、愣愣地看着龙椅上的皇帝。
谁也没想到!
谁也没想到,在这种绝对的劣势之下,皇帝陛下居然还存着死战到底的准备!
这可不行啊!
万万不行啊!
打?
拿什么打?
拿我们的血肉之躯,去撞那日行万里的钢铁巨鸟吗?
拿我们引以为傲的骑兵,去追逐那些从天而降的神兵吗?
这不是战争。
这是,送死!
全面开战大唐必败无疑!
长安城,
恐怕连一天都守不住!
更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另一件事。
一旦开战,
黔州,就有了最正当的理由,将他们的军队开进大唐的每一寸土地。
而随之而来的……
将是李承乾那套,足以颠覆乾坤的,可怕思想!
什么“人人平等”。
什么“自由”。
什么“将土地,归还给真正耕种的人”。
这些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。
是福音。
但对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来说,不亚于是催命的魔咒!
这不仅仅是要屠杀皇权。
这更是要,
掘了他们世家大族的根啊!
“陛下,三思啊!”
“陛下,万万不可冲动啊!”
“战端一开,玉石俱焚,社稷危矣!”
朝堂之中,终于有人忍不住了。
压抑的低语声开始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。
有的人甚至已经准备跪下,死谏。
他们不能让皇帝为了那可笑的“体面”,拉着整个世家阶层,一起陪葬!
“都给朕闭嘴!”
就在这时,
李世民的一声怒喝,如晴天霹雳,轰然炸响!
那声音里,
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怒火。
瞬间便将所有的嘈杂都压了下去。
整个大殿,
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所有大臣,
都噤若寒蝉低下了头。
他们这才想起。
眼前这位,哪怕再落魄,再虚弱,也依旧是那个主宰他们生死的帝王!
李世民的胸口,剧烈地起伏着。
他没有再看那些让他失望透顶的臣子。
他的目光,
如鹰隼般死死地锁定在那名黔州信使的脸上。
他在等。
等一个,最终的宣判。
在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沉重氛围下。
黔州的信使,终于再次开口了。
他的脸上,依旧挂着那副平静的、甚至可以说是温和的笑容。
仿佛,刚才那剑拔弩张的一切都与他无关。
“皇帝陛下,言重了。”
“我家元首派我前来,自然是不愿与大唐全面开战。”
他缓缓说道,声音清晰,而沉稳。
“毕竟,战争最是伤财伤民。”
“无论谁胜谁负,最终受苦的都只是无辜的百姓。”
“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景象。”
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。
却让李世民,感到了一股更深的寒意。
胜负?
在这种情况下,谈论胜负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羞辱。
信使似乎没有察觉到李世民那愈发阴沉的脸色,他继续说道:
“所以,我们带来了和平的诚意。”
“只要,大唐能够接受我家元首提出的一些合理条令。”
“那么,我们将立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。”
“并且,保证不再对大唐发起任何征战。”
说着。
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,取出了一份用文件夹精心装裱好的文件。
“这,就是我们的诚意。”
..........
..........
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那份文件上。
他认识这东西。
或者说,
他认识构成这东西的那种纸张。
洁白,光滑,平整。
没有一丝草木的粗糙纤维。
之前,
从黔州回来时,他就深深记住了这种神奇的纸。
李世民当时便惊为天物。
他立刻就让将作监的顶级工匠去模仿,去研制。
他幻想着,
有朝一日大唐也能拥有这种宛如艺术品的纸张。
但可惜的是……
无论工匠们如何努力、耗费了多少珍贵的材料,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。
他们,连这种纸是如何造出来的都毫无头绪。
一个不起眼的细节,
却如同一根针,再次刺痛了李世民的骄傲。
“呈上来。”
他淡淡地吩咐道。
内侍总管赵乾,连忙碎步上前。
用颤抖的双手从信使手中接过了那份文件。
然后,
再恭恭敬敬地呈递到李世民的面前。
李世民没有立刻打开。
他只是用手指,轻轻地摩挲着那光滑如玉的封面。
薄如蝉翼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