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顶级带娃: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> 第167章 考校

第167章 考校(1/2)

目录

小太监引着李景隆穿过几重回廊,再转过一道雕花月洞门,便见一位身着中年太监立在正厅阶前。

这太监面容方正,眼神沉稳,正是太子朱标身边最得力的大太监李纯。

李纯上前一步,略一拱手,声音不高不低道:\"曹国公世子,咱家在此等候多时了。\"

李景隆刚要还礼,正厅内已传来一声带着笑意的呼唤:\"二丫头来了?\"

这声音李景隆再熟悉不过,正是他仰慕不已、被太祖皇帝倚为肱骨的国师高阳秋!

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腰间玉带,整了整衣襟,快步跨进门槛。

厅内景象让他暗自咋舌,只见厅内正中间铺着明黄色软垫的梨花木大椅上,端坐着身着明黄色常服的太子朱标,朱标左手边的紫檀木椅上,坐着一位面容俊逸的年轻男子,正是高阳秋。

再下首两侧的梨花木客座上,依次坐着三位王爷,秦王朱樉面色微沉,眉宇间带着几分不耐;晋王朱棡眼神锐利,正上下打量着他;燕王朱棣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,目光深邃,让人看不透心思。

三人皆是身着蟒袍玉带,气势逼人,整个厅堂内无形中透着一股皇家特有的威压。

\"小侄见过太子表叔,见过国师大人,见过二表叔、三表叔、四表叔!\"

李景隆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撩袍跪倒,以头触地,行了个标准的大礼。

这里就不得不说李景隆这个人很聪明。

他行礼的时候,先将朱标放在首位,既合乎礼制,又不着痕迹地向储君表了忠心。

接着,他把高阳秋放在第二位,毕竟高阳秋对于大明的重要性,李景隆可是听他老子李文忠说起过。

而且据李景隆观察,别说朱樉等王爷了,就连朱标这个常务副皇帝都对高阳秋很客气,因此他直接就在心中给几人划分了地位。

李景隆行礼的时候,高阳秋转头对朱标笑道:\"标弟你看,我说二丫头这孩子最是机灵懂礼吧,就他这个年纪,谁能把这分寸拿捏的这么到位?\"

闻言,朱标微微颔首,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,带着几分审视,也有几分温和。

对于李景隆的小心思,在做之人都是人精,当然也都看得明白。不过众人都知道他是对的,因此也没人点破。

\"九江,起来吧。地上凉。\"

朱标作为储君,他可没有叫人臣子小名的习惯,因此他称呼李景隆依旧是九江,而不是跟高阳秋他们一样,称呼二丫头。

李景隆起身时,只觉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。

这满屋子的皇帝亲儿子和干儿子,个个都是跺跺脚能让朝堂震动的人物呀,他怎么能不紧张?

强压下心头的紧张,李景隆垂手立在厅中,姿态恭谨,目光平视前方,不敢有丝毫僭越。

\"九江,近来在国子监学业如何?孤早前听你爹说起,貌似你最近颇为用功?\"

朱标端起茶盏,慢悠悠地呷了一口,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李景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