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朱棣朝会请命(1/2)
辰时三刻,也就是早上七点四十五,明皇宫内外已然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。
文武百官身着朝服,佩戴着象征着品级的配饰,早早地便来到了奉天殿御阶之下等候。他们有的神色严肃,低头沉思着今日要奏报的事宜;有的则交头接耳,轻声交流着近日朝中的传闻。
然而,高阳秋、朱标以及朱棣并不在这御阶之下的人群之中。
朱标身为太子,朱棣贵为皇子,他们身份尊崇,地位特殊,此刻正身处奉天殿内静静地等待着朝会的开始。
在这大明王朝,虽然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时辰计时,但朱元璋为了彰显体恤臣子,在高阳秋的建议下,特意赏赐给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一块手表。
这手表是高阳秋特意找手表工厂定做的一批,其制作精巧,造型美观,最重要的是,在表盘正中央,赫然写着“大明”两个字。
所以,五品以上官员手上带着的可不仅只是一件实用的计时工具,更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。
当指针准确地指向八点时,清脆的唱和声在殿外响起,文武百官们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,步伐整齐地陆续走进奉天殿。
朝会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工部尚书赵翥双手捧着奏本,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,然后恭敬地躬身行礼,声音洪亮地说道:“启禀陛下,目前现有的三座水泥厂本月成绩斐然,出窑石灰多达五千石,水泥也有三千五百石,与上月相比,产量足足增加了两成。臣已安排将水泥调运至各城池的城墙修缮工程,经过两个月的试用,效果显着。修缮后的墙体坚致无比,远超往昔,使用水泥后,竟可节省糯米灰浆达三成之多......”
朱元璋微微颔首,右手轻轻捻着胡须,眼中流露出思索的神情,缓缓问道:“咱听说这水泥用来修缮河堤比糯米浆更加省材料以及耐久,可有此事?”
赵翥赶忙上前一步,恭敬地回答道:“陛下圣明,所言极是。苏州府曾试用水泥修缮河堤,即便遭遇暴雨的冲刷,河堤也没有出现丝毫渗漏的情况。当地的匠户们都称赞说,这水泥修筑的河堤‘百年可固’。”
朱元璋听后,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,果断下令道:“着令工部之后在凤阳选址建造水泥厂,待水泥产出后,优先供给凤阳皇陵及大运河堤岸的修缮工程,务必保证工程的质量。”
工部的汇报刚刚结束,户部尚书周斌便双手捧着账册,神情庄重地走上前。
他微微欠身,说道:“陛下,应天钻石坊上月生意兴隆。上等钻石售出十颗,共得银一万八千两;中等钻石售出二百颗,收入白银三万两。两项合计,共入国库四万八千两。臣已按照陛下的旨意,将其中的九千六百两留在国库,其余的则对接内帑。”
说完,周斌合上账册,又接着说道:“陛下,近日有一伙西洋蛮商来到了应天府。恰逢语道钻石坊正在举办活动,那些西洋商人对我们的钻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,想要出高价收购一批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