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投资5000万做动力电池(2/2)
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中型企业,更应该抱团取暖。”
“怎么个抱团取暖?”他以为陈汉林是要把电池的订单下给他们厂来做。
“我是有意愿把电池订单给你们做。
我们天星目前一个月能卖接近两万台车,一年就是二十四万辆。
一年赚个一亿多没什么问题。
不过老是依赖大厂的供应链,有些无法满足我的胃口了。
所以我打算投资两千万,收购你们厂51%的股份,自己掌控动力电池。”
李威没想到,陈汉林来,居然是要直接投资他们厂。
一投还是两千万。
他要是把手里的股份卖出去,不就可以烫平了。
至少也能拿到一千万啊。
李威在厂里占大头,一个人拥有60%的股份,其他的都分给当初的创业团队了。
有老板愿意两千万收购股份,他肯定干啊。
其他股东也不会反对。
这笔交易就这么轻易的敲定下来。
陈汉林给他们的要求是,设计制造出一款满足更大功率输出,以及更安全的动力电池。
80V30A的超大杯,还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。
做轻量化的锂电池。
李威人都懵了啊!
陈汉林一上来就弄这么离谱的要求。
现在行业内,谁能做这么大的电池。
这特么都快赶上一些四轮车的动力电池了。
“陈总,这。。。我们恐怕做不了啊。”
“你放心带着团队去做。我先投个5000万,你去招一些厉害些的博士进来。
我相信你们能做出来。”
5000万的投资,李威直接闭嘴了。
这么大笔钱,肯定有希望。
他准备把这笔钱拿去招一些行业顶尖院校的博士。
在圈内找了一圈后,李威把目光扫向了天津大学的化学,江城理工大学的材料学,清华的材料学,上交的电气。
李威直接一口气招了相关的博士十个,组成一个研发团队。
每个博士给的年薪都在四十万以上,另外还享受西城市的住房和人才补贴。
过去李威是没这个魄力招这么多牛校的博士,也没那个财力。
博士也非常的好找,只要钱给的多,肯定会来。
招到博士后,就给他们指派了任务,要在一年内,研发出满足陈总要求的动力电池。
…………
刘伟是今年参加秋招的清华博士,家乡就是西城市的,当然希望毕业后能回到老家工作。
他是材料学,博士研究方向就是新能源电池。
这行现在非常火热,工资也非常高。
本来都不对回家乡工作抱什么希望了,工资大多都只能给到三四十万。
没办法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。
那些地方普遍能给到五十万的年薪。
但是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叫威能电池的厂,厂长亲自招上他,愿意给他60万的年薪。
面对这样的高工资,刘伟一开始还有些不太敢相信的。
以为李威是骗子。
在李威的解释下,刘伟才相信这个工作是真的。
但是有个要求是尽快到岗。
这也满足他的要求,因为刘伟的女朋友就在西城上班。
他早点回去上班也没什么问题。
唯一的问题就是,西城市出现这么一个高工资的岗位,竞争者也非常多。
最终刘伟从一众九八五本硕博中,通过重重考验,拿到了这个工作机会。
另外九个博士也在高工资的诱惑下,立即到岗。
不到两个月,李威就拉起了一个团队,研究新型动力电池。
可是团队里的人,看到上面给的要求,人都懵了啊!
我靠,要造一个这样技术标准的电池,不得逼疯人。
刘伟才明白,六十万的年薪真没那么容易拿啊。
没办法了,签字费都拿了,要是违约的话,他还要赔违约金。
只能硬着头皮上了!
生死看淡,只管干!ru2029
u2029求追定,现在数据掉的比较惨,快吃不到全勤了,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u2029
现在起点的书,吃不到全勤就快切了。
u2029
求多多支持追定,保持一个健康的数据。
u2029
有建议可以说,虚心接受
u2029
u2029u2029u2029u20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