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衣锦还乡(2/2)
“这么夸张?”
他爸现在回去看,都没这个待遇。
一县之长啊,那可是!
“一点都不夸张。你陈叔叔现在开的公司,深受市政府的重视。
老家的人肯定会想你陈叔叔回去投资建厂,把产业分一点给老家县城。”
老家什么情况,他门清儿。
就是在外面赚了几千万的老板,县长都愿意见一见,更别说陈汉林这种身价已经在几十亿的老总了。
手上的产业链,分一点给家乡,都够一个县城富裕起来。
萧天觉得,他陈叔叔好厉害啊。
萧强老婆也没想到,老公的兄弟这么厉害。
心里暗暗觉得,一会儿见到陈汉林家人,要态度更和蔼一些,不能再像对待医院的病人那样了。
陈汉林带着姜雅慧和余美霞下楼。
“老萧,来的挺早。”
“陈叔叔好。”
陈汉林看到老朋友的儿子,走过去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,“你怎么没带女朋友?之前喜欢的那个女老师呢?成了吗?”
“成了!谈了三个月,感觉性格合不来就分手了。”萧天分手了,还笑,肯定是没吃亏。
“肖芳她外表都是装出来的,实际上在一起的时候,很不讲理,脾气也挺差的,受不了就分手了。”
“没关系,以你的条件可以多找找看。完全不着急。
要是想要新车了,跟陈叔叔说一声,回头给你换辆一百万以内的车。”
“谢谢陈叔叔。”
萧天简直要把陈叔叔当亲爹看了。
“老陈,你可别把他惯坏了!一百万的车不能买。”
“哎,你儿子就等于我儿子。等他结婚的时候,我送辆车不过分吧。”
萧强这才勉强同意。
知道好兄弟有钱,但这么有钱,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。
“再等一会儿,我的秘书把酒和手机送过来。”
老家一共也没多少亲戚了。
关系都是两个老人在维持。
陈汉林来了城里生活后,就没时间跟老家的亲戚们走动了。
徐艺洋开着自己的车,第一次来到陈总家。
她的座驾是一辆大众迈腾,二十万左右。
差不多就是她一年多的工资,首付再加上每个月的贷款。
车后装满了。
“小徐来啦。谢谢你了。”
这些事徐艺洋可以不用做的,甚至可以拒绝,但她还是做了。
陈汉林也不让她白做,给了一千块钱的跑腿费。
徐艺洋来到陈总的家,觉得这个小区真漂亮,查过这个小区的价格。
至少都是两千万起步。
靠打工的话,她得干100年才能买得起这套房子。
又看到陈总的家人,两个好漂亮的女人,
姜雅慧她总觉得在哪见过。
“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,陈总不用客气。”
徐艺洋还亲自动手,把东西搬进陈总的车里。
萧天更是惊讶,陈叔叔这位秘书也太漂亮了吧。
比他认识的肖芳老师都漂亮。
考虑到对方是陈叔叔的秘书,他就没冒昧的要微信,免得惹麻烦。
这点事儿他还是要懂得。
“东西搬完后,徐艺洋就先一步走了。”
回去的路上,徐艺洋看着自己开的车,又见过了陈总的劳斯莱斯,总感觉人生差距怎么这么大。
陈总身边的那个漂亮姑娘不是姜雅慧吗!
居然跟陈总生活在一起,另一个女人应该是【遇见美食】的女主持人之一。
同样都是女人,她也是个漂亮的女人,还拥有漂亮的学历,漂亮的身材,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过上那样的生活呢。
自己打拼太累太累了,也太让她绝望了。
这一刻,徐艺洋的心态发生了转变。
本来今天约了一个感觉还不错的男生,家里条件还可以A8,工作在投行,一年几十万收入。
将来也能出钱买一套一两千万的房子。
但这些都是要看男生父母的脸色。
她老板都是那种白手起家的狠角色,她也想找一个白手起家,颜值又帅,身高也在线的男人。
看了一圈,好像就自己的老板最优秀。
…………
陈汉林开着劳斯莱斯古斯特回家。
家里有两辆劳斯莱斯了,一辆古斯特,一辆幻影,换着开。
至于尊界什么的,他真觉得一般般。
将来他肯定会造一辆属于自己的豪华新能源,其售价就订在一百万以上,跟这些国外豪华品牌拼刺刀。
两个小时后,到了老家巴县。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
西南这块儿地方,山地丘陵极多。
回到乡村以后,基本是在山崖上的路在开。
或者在山沟里穿梭。
以前这些地方都是用来流放犯人,或者皇帝安置讨厌的官员。
在城市住惯了,现在看这些地方,也是好山好水,好风景。
“你们觉得,要是在这种地方,修一条纯天然的步道怎么样?”
“这个想法挺好的,叔叔以后要在老家常住吗?”
“那倒不会,只是一年偶尔回来一趟。
有这个想法,但真修起来,也没时间享受。”
老家农村,就是天然的氧吧。
这里跟平原不一样,山林里不适合种地,基本都是退耕还林的状态,小山上都是树。
农村公路就穿行在这些复杂陡峭的山林间。
要问国内最险的公路在哪里,西南这块儿绝对能排上号。
穿过重山峻岭,车子从山山谷爬上山顶。
远方一座小城映入众人的视野中。
车子在山岭上,有着开阔的视野,
陈汉林将车停了下来。
后面的两辆车,也停了下来。
山岭上还有农民在种地。
头一次看到这么好的车子,一看就是很贵的。
再看从车上下来的人,前面的人老伯不认识,但是后面的人,老伯认识!
萧强下车走到前面去,问怎么停了。
“我放个无人机航拍一下。
小时候就幻想过,自己飞在天上,看看这老家的风景,现在有航拍无人机,刚好可以满足这个条件。”
“萧强,是你吗、”
萧强听到有人在喊他,纳闷是谁呢。
瞥过一看,是个在马路边种地的农民。
心里还有些吐嘈呢,家里是没地了嘛?非要在公路边种地。
再一看,“二叔啊。”
“你在种地呢。”
他二叔萧建强,老实地道的农民,哪懂这些道理。
只要能种地的地方,就会去种。
六七十岁的人了,看起来非常老,背佝偻了。
“萧强,那些是什么人呐。”
萧建强问正在放无人机的一男两女,“不会是你领导吧?”
“不是!那是陈汉林啊,隔壁生产队的陈汉林。”
“陈汉林?老陈家的儿子?”萧建强吃了一惊。
“都听说三队的老陈儿子发了大财,原来是真的啊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