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四合院: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> 第142章 厨子健身操了解一下!!!

第142章 厨子健身操了解一下!!!(2/2)

目录

何雨柱轻轻呼出一口气。

他只是再次确认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无论多难的题,只要拆解得够细,总能找到合适的家伙事儿去对付。

……

自何雨柱提出石蜡温度指示管和饱和盐溶液湿度控制的土办法后,项目组如火如荼地投入验证工作。

但西南基地的任务犹如一场无休止的战役——几乎每一天,新的困难便如潮水般涌来。

实验室里,菌株在梯度驯化中意外发生突变,降解效能骤降;协调会上,各地小组数据冲突,争论不休。

何雨柱像一颗高速运转的齿轮,在问题与解决之间反复穿梭:清晨分析突变菌株的代谢路径,午间手绘零件替代草图,深夜与渤海湾小组电话校准数据。

他用做饭的火候打比方,安抚焦躁的团队:“急火易糊,文火慢炖——问题再难,拆细了总能找到那把盐。”

办公室里烟雾缭绕。

宋老掐灭又一个烟头,伸手去够桌角的文件。

身子刚起来一半,人却猛地一晃,手赶紧撑住桌面,老旧的桌子发出嘎吱一声。

何雨柱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他。“宋老!”

“没事,没事,”宋老摆摆手,声音有点虚,“老毛病,歇会儿,灌口浓茶就好。”

他端起那个印着“先进生产者”的搪瓷缸,手微微发颤。

何雨柱没吭声。眼神扫过桌上那个铝饭盒。里面的二合面馒头和炒白菜,早就凉透了,没动几口。

抽屉半开着,露出印着去痛片的白药瓶,还有几贴伤湿止疼膏。

再看宋老本人,脸色蜡黄,颧骨凸着,那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空荡荡的。

他心里咯噔一下。这模样,他见过。陈指导员家病重的媳妇儿,脸上就是这种被熬干了的颜色。

就在这一瞬间,何雨柱心里一股敬意涌了上来。

他来自后世,知道那些辉煌成就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,但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,远不如眼前这具体而微的景象来得震撼——

这位在专业领域如同定海神针的老人,这位能调动国家资源的总工,他的个人生活、他的身体健康,竟也像这个时代一样,如此的……清贫与坚韧。

我的老天爷……何雨柱在心里倒吸一口凉气,这就是擎天之柱的代价吗?用算盘打出原子弹,用身体去硬扛,拿命去拼……

他想起后世那些关于科研人员平均寿命、关于健康管理的讨论,再看看眼前靠去痛片和浓茶硬撑的宋老,内心刺痛。

此刻,他清楚地意识到,这不是个例,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,是整整一代人燃烧自己的方式。

不行!绝对不行!一个念头无比强烈地冒了出来,知识和技术我带不过来多少,但至少,至少得让这样的国宝,活得更久一点,亲眼看到他为之奋斗的将来,到底是什么样子!

“宋老,”何雨柱开口,“浓茶解不了乏,更救不了命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这本钱要是亏光了,咱这摊子再大的事,也得趴窝。”

宋老还想硬撑。

何雨柱话锋一转,他刚刚下定的一份决心——他要用自己的方式,为这代人做点什么,就从眼前这位老人开始:

“我们厨行有句话,叫磨刀不误砍柴工。您这大脑,就是咱项目的宝刀。刀刃卷了,再好材料也白搭。得时常磨磨。”

他不由分说,拉着宋老站到屋子中间。

“我教您几手,我们厨子忙里偷闲活动筋骨的独家秘籍!比您干坐着抽闷烟管用。”

这一刻,他教的不仅仅是几个动作,更是他力所能及的、来自未来的、一份关于健康的微薄馈赠。

宋老将信将疑。

何雨柱比划着,“先学站桩。您就当自己是口稳当的大铁锅。重心往下沉,气沉丹田……对喽!下盘稳,炒菜不晃,看文件也不晕!”

宋老试着做,僵硬的身子慢慢放松下来。

“活动脖子。想象这是鸡脖子,炖汤前得捋顺溜喽。”

“肩膀,得像揉面团,360度给它活动开,不然就成死面疙瘩了。”

宋老跟着转颈、绕肩,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,眉头却舒展了些。

何雨柱又教他一个简单的脱腕动作。“您试试,抓住我手腕。”

宋老伸手抓住。

何雨柱手腕一抖,巧妙卸力,轻松脱出。“瞧见没?这就跟颠勺一个理儿,四两拨千斤!巧劲儿!”

宋老愣了一下,随即哈哈笑出声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。

“有意思!你这厨子的学问,快赶上我们搞力学的了!比推公式好玩!”

趁着气氛轻松,何雨柱变戏法似的摸出个军用水壶,递过去。“您尝尝这个。”

宋老接过来,喝了一口。温热,甜香,带着奶味和一丝姜辣。“这是……?”

“我用那食堂奶,兑了点红茶,放了姜丝煮的。驱寒,顶饿。”

宋老没说话,又喝了一大口。

一股暖流从喉咙滑到胃里,好像把积压的寒气都驱散了些。

他放下水壶,眼神有些悠远。

“当年在西北……饿急了,沙枣树皮都啃过。那玩意儿,扎嗓子。算数据,全靠算盘,手摇计算机都是宝贝。哪像现在……能有这口热乎的,甜滋滋的,那时候,做梦都不敢想。”

何雨柱安静听着。

慢慢的,只剩下宋老缓慢的喝水声。

过了好一会儿,宋老才放下水壶,看向何雨柱,眼神恢复了点精神,带着点调侃:

“行啊,柱子,你这手艺,不光能伺候菌种,还能伺候我这把老骨头。”

何雨柱咧嘴一笑:“看您说的,伺候锅灶跟伺候……呃,都是一个理儿,都得用心,都不能糊弄。”

宋老没再说话,只是伸手,从桌上摸过烟盒,抽出一根“大前门”,却没点,只是在手指间慢慢捻着。

何雨柱也没再说话,他拿起桌上的暖水瓶,给宋老那个快见底的搪瓷缸里续上热水。

然后走到窗边,把那条为了保密一直拉着的厚窗帘,稍微掀开了一点缝,让新鲜的空气透进来一些。

办公室里,烟雾渐渐散去。

多年后,镜头前,百岁高龄的宋老思维清晰,笑声洪亮。

主持人:“宋老,您是我们著名的科学寿星,很多人都好奇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?”

宋老笑着摆摆手:“什么秘诀哟!我这条老命,是捡回来的!当年搞西北基地项目的时候,身体差点就垮了。”

他眼神中泛起回忆的神采:“那时候,有个年轻人,天天拉着我,非要教我什么……哦对,厨子健身操!说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

宋老学着当年的动作比划了一下,全场轻笑。

“我当时还嫌他麻烦,心想这傻小子尽搞些没名堂的。可现在回过头看呐……”

他收敛了笑容,语气变得温和:

“要不是他当年那么固执地逼着我活动筋骨,把身体这根快要崩断的弦儿给松了下来,我宋云澜,恐怕早就埋在西北的戈壁滩里喽,哪还有后面这几十年的活儿干,更别说看着咱们的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喽!”

然而此刻,当何雨柱满意地看着宋老做完一套动作、脸色似乎红润了些,

正准备收拾东西让他继续工作时,却见宋老刚拿起一份文件,身体便不受控制地微微晃了一下,手指下意识地扶住了桌沿,眉头紧锁。

何雨柱心头猛地一沉。他刚教会宋老那套“厨子健身操”,本意是想让这位为国操劳的前辈能松快片刻,可现在看来,压在这位总指挥肩上的担子,比他想象的还要沉重百倍。

“进度……还是慢了。”何雨柱无声地在心里叹了口气,他眼神扫过墙上那张路径图。

这图就像他灶台上的食谱,哪一步火候该到哪儿,他心里门儿清。

“恒温恒湿箱的传感器问题用土法子暂时顶上了,渤海湾盐碱渗透压的驯化思路也下去了,辐射防护培养基也稳住了初期菌群……这些单点爆破的难关,算是勉强趟过去几个。”

何雨柱飞快地在脑中评估着当前各个技术山头的攻克情况。

他带来的那些超前思路和方法论,如同新打造的趁手厨具,让项目组能勉强跟得上基地的苛刻要求。

但宋老的状态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。

这不仅仅是几个技术点的问题,而是整个项目的火候正在失控。

“麻烦快来了。”何雨柱预感到风暴即将临近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