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四合院: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> 第147章 田螺姑娘?娄晓娥?更不可能。

第147章 田螺姑娘?娄晓娥?更不可能。(2/2)

目录

“雨柱!这……这……这茶叶……极品中的极品!我敢说,就算是部里顶尖的特供,也绝无这等品质!你……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机缘?”

何雨柱只是笑了笑,“机缘巧合,碰上了。您喝着好就行。”

娄振华看着他那轻描淡写的样子,心下更是波涛汹涌。这小子,如今接触的层面,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?!

没等他细想,何雨柱指了指那个密封的玻璃管。

“还有这个,是我们在项目后期,模拟……嗯,一些特殊环境,意外筛出来的一种指示菌。”

“它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异常敏锐,反应速度比常规菌株快数倍。我想着,或许对伯父您的研究,能有点启发。”

娄振华这才拿起对着光仔细端详。培养基底上,那菌落呈现出一种罕见的、充满活力的金棕色,形态结构精巧得如同艺术品。

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何雨柱参与项目的性质——“基地”、“极端环境”、“特种菌剂”……

这东西,哪里是什么意外筛出来的!

这分明是战略级科研项目的尖端副产品!其背后代表的筛选技术、环境模拟能力,才是真正恐怖的存在!

这东西本身或许不涉密,但它就像一颗露珠,反射出的,却是何雨柱背后那片深不可测的技术海洋。

娄振华抬起头,看向何雨柱的眼神彻底变了。

之前的欣赏里,此刻混入了难以掩饰的震惊,以及一种对真正硬核实力的敬畏。

他紧紧握着那支玻璃管,

“雨柱啊雨柱……你这趟差,出的真是……不得了!了不起!太了不起了!”

他将试管小心放下,脑海里已经呈现这个东西可能创造的巨大价值。

思考间娄振华的目光,不经意间扫到了茶几旁的网兜。

里面几样东西格外扎眼:印着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”的崭新搪瓷缸、盖着红印章的笔记本、还有一支新英雄钢笔。

这套组合,他太熟悉了——这绝不是厂里能发的,分明是参与过重要项目、得到组织认可的象征!那个红印章,级别绝对低不了。

他心里翻江倒海,恨不得立刻问个明白。但看着何雨柱平静的脸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有些事,不能问。

他压下震惊,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,特意指了指那个搪瓷缸:

“雨柱啊,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,字字千斤。能带着这个回来,说明你这趟差事办得漂亮,是真正为国家做了贡献!”

这话说得滴水不漏,既表达了赞赏,又没触及敏感信息。

何雨柱只是谦逊地笑笑:“娄叔过奖了,分内的事。”

看着他这沉稳的样子,再想到那罐极品茶和神秘菌种,娄振华心里掀起惊涛骇浪。

这哪还是个厨子?这分明是条潜龙!

此前真是小看他了!何雨柱现在接触的层次、展现的能力,完全超出了想象。

那罐茶、那个菌种、这些特殊奖品,无一不在宣告:这个人,已经踏入了更核心的领域。

一个念头瞬间清晰:这哪是娄家提携何雨柱?这分明是娄家需要何雨柱这个未来的靠山!

他立刻想到了女儿晓娥。

这门亲事,必须抓紧!

“雨柱你先坐,喝茶。我这就让人去找晓娥,务必让她赶紧回来!你们年轻人这么久没见,肯定有很多话要说。”

他看似随意地踱向门口,心里早已打定主意:

必须让女儿尽快回来,这门亲事越快定下越好!

见娄父要起身去找人,何雨柱连忙也跟着站起来。

“娄伯伯,真不用特意去找!晓娥同志有事忙她的,我这就是刚回来,顺路过来报个平安。改天,改天我再正式登门。”

他这话说得妥帖,既全了礼数,也给自己留了再来的由头。

娄振华见他态度坚决,不再强求,亲自将他送到院门口。

离开娄家小院,何雨柱站在街边,轻轻吁出一口气。

心头有没立刻见到想见的人而泛起的细微遗憾,也有一种阶段性的轻松——该报的平安报了,该送的心意送了,一桩紧要事算是了了。

现在,他终于可以真正地,回自己的窝了。

方向明确,径直朝着南锣鼓巷95号走去。

越靠近那胡同口,心里的念头就越是纷杂起来:

还有雨水那丫头,功课不知道跟没跟上,在学校有没有被人欺负……

这些琐碎的、甚至有些鸡毛蒜皮的念头,一股脑地涌上来。

这,才是他何雨柱真正要面对的,活生生的日子。

何雨柱提着网兜刚拐进胡同,

“柱子?!卧槽!真是你小子!”

一声炸雷似的吆喝震得胡同里嗡嗡响。

派出所副所长王大牛穿着公安制服,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,结结实实一拳捶在他肩上。

“你他妈还活着啊?!这两个月死哪儿去了?哥们儿托人到处打听,轧钢厂、街道办、你们院儿……都说不知道,屁影儿没有!”

他喘着粗气,一把扯开领口:“急得老子差点儿想给你报失踪了!连你们厂保卫科都说不出了个子丑寅卯来!”

“操!真怕你小子跟老刘家三小子似的,说去西北支援建设,头两年还有信儿,后来……人就没了!

再不然,像我们所里前年调走那老哥,说是去三线厂子保卫科,这一走,音信全无!这年头,多少人一转身,这辈子就再也见不着了!”

他这话里带着真心实意的后怕。在这支援边疆、保密任务频发的年代,一次看似普通的外派,确实可能就意味着永别。

何雨柱被捶得龇牙咧嘴,心里却暖烘烘的。他揉着肩膀,露出那副招牌式的憨厚笑容:

“嗨,瞎忙,瞎忙呗。厂里临时安排个技术活儿,走得急。”

这话说得轻飘飘的,仿佛真是去隔壁厂帮了几天忙。

胡同里飘来别家炒菜的香味,锅铲碰撞的声音格外清晰和珍贵。

王大牛双手叉腰,上下打量着何雨柱,

“得了吧你!”他嗤笑一声,身子往前凑了凑,“就凭你小子这身本事……指定是悄摸干大事儿去了!是不是又给哪个大厂子解决疑难杂症去了?还是被哪个保密单位借调了?”

不等何雨柱回答,他目光落在对方手里的网兜上,习惯性地伸手就夺:

“来来来,副所长帮你拎点!瞧你这大包小包的,跟领了封赏似的……”

网兜一到手,王大牛随意瞥了一眼,脚步突然顿住了。

搪瓷缸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红字刺眼得很,缸体崭新锃亮,一看就不是厂里发的普通货色。他眉头下意识挑了挑。

再往下看,英雄钢笔的笔夹在夕阳下反着光,旁边笔记本扉页上那个鲜红的部委公章格外醒目。

王大牛的眼神凝住了。

这时网兜边缘一叠崭新的工业券滑了出来,厚厚一沓,少说十来张。

“嚯……”他倒吸一口凉气,“这补助标准……”

正当王大牛盯着那叠工业券发愣时,目光不经意扫到了档案袋上的封条。

“工业局人事科。”

“密。”

“卧槽!”他手一抖,差点把档案袋扔出去,“这……这什么玩意儿?”

他眼神像看怪物一样盯着何雨柱,指着手里这些东西:

“奶奶的!我说是不!你看看这些东西!”

何雨柱一脸无奈,仿佛嫌他大惊小怪:

“咳,王所,别嚷嚷……就是……嗯,帮工业局那边解决了个小技术难题,组织非塞给我这些……”他指了指档案袋,“还有那个条子,说是工作鉴定,让收好别拆。”

他伸手想拿回东西,语气轻描淡写:

“没啥特别的,就是点补助和纪念品……”

王大牛死死抱着东西不撒手,呼哧带喘地指着何雨柱:

“何雨柱!你个装逼犯!小技术难题?没啥特别?这工业券够买半台缝纫机了!这保密戳子老子一年都见不着两回!”

他用力拍何雨柱肩膀,带着佩服和感慨:

“行!真他妈行!你小子不声不响就干到天上去了!以后哥们儿出去吹牛逼,就说我兄弟是给部里干绝密活儿的!”

何雨柱腼腆地笑笑,拿回东西:

“行了行了,都是为人民服务。家里俩月没回了,得赶紧收拾去,脏得没法下脚了。”

看着何雨柱走进胡同的背影,王大牛摇头咂嘴,一脸叹服,低声笑骂:

“这逼装的……真他娘的有水平!服了!”

他突然仿佛想起什么,高喊一声:“抽空,咱哥俩个,再整两口!”

何雨柱和他摆摆手,拐进了胡同里。

进了院门,没有碰上盘算精阎埠贵。院里其他人也没有碰上。

何雨柱推开自家屋门,一股混合着肥皂清香和阳光味道的空气扑面而来。

他愣在门口。

坑洼的水泥地面被扫得发亮,露出本来的青灰色;

那张老旧的八仙桌和两把椅子擦得一尘不染,规规矩矩地摆着;

炕上的蓝印花布被褥叠得方方正正,像部队里的豆腐块;

窗台上那个磕掉了漆的搪瓷脸盆也亮晶晶的。

“嗬!”他倒吸一口凉气,下意识退后半步,抬头确认门牌。

没错,是自家门牌。

他脑子里飞快闪过几个念头:

部里派人来的?不可能。这项目保密级别太高,这么做等于告诉全院他有问题。

田螺姑娘?他自嘲地摇头。

娄晓娥?更不可能。人家千金小姐,十指不沾阳春水,哪会干这些粗活。

他狐疑地迈进屋,手指在桌面上划过,一丝灰尘都没有。

灶台、碗柜、水缸盖,处处透着用心的洁净。

就连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蒜苗,都被人仔细浇过水,叶子似乎精神了些。

“邪了门了……”何雨柱挠着头,百思不得其解。

就在他傻站在屋子当间儿发懵时,眼角瞥见炕沿边上露出一角鲜亮的碎花布。

他走过去伸手一抽——是条叠得方方正正的新抹布,还带着那股子老式皂角特有的、略带涩味的植物清香。

这花色……他好像在娄晓娥某件布拉吉的裙边上见过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