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章 没事!好得很!天上下金雨了!(2/2)
DO电极原理(极谱法):透气膜允许O2扩散进入,在阴极被还原,产生电流。电流大小与扩散进入的O2量成正比。
手册强调“电流变,氧气多少就变”。
使用:详细说明了如何用缓冲液校准pH电极,如何校准DO电极的零点和满度。强调了使用前充分活化、使用后清洁保存的重要性。操作步骤写得极其接地气,如同师傅带徒弟的口诀。
制造关键:重点指出了几个64年国内可能攻克的难点:超薄均匀的敏感玻璃吹制与敏化工艺、特种高分子透气膜的合成与覆膜技术、高纯度参比电解液的配制、铂金丝/银丝的精密焊接封装、以及简易便携式电位/电流读数器的制作方案,甚至给出了用国产电子管或高灵敏度电流表头搭建的简易电路图!。
“哈哈哈!好!好!好!”何雨柱忍不住连叫三声好。
系统果然贴心!没有把它变成不可理喻的怪物,而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其核心功能原理,并将所有技术细节降解到了1964年国内材料、工艺、电子水平能够企及的层面!
那层特殊的玻璃膜和高分子膜,就是国产化最大的拦路虎,但手册里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关键工艺提示!
简易读数器的方案更是解决了有枪无弹的问题。
“太好了……这样太好了!”他喃喃自语。
若是直接给他成品电极,用坏了就没了,反而会束手束脚。
而现在,系统直接将最核心的、卡脖子的材料配方和关键工艺,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实现的方式,交到了他的手上!
这意味着,国内的玻璃厂和化工厂,就能依据明确的配方,尝试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敏感玻璃和隔膜材料!
虽然初期造出来的电极,可能体积更大一些,响应慢一些,寿命短一些,但这是真正从零到一的突破,是打破了技术封锁,扎扎实实长在自己身上的骨头和肉!
实话说,幸亏是pH电极和溶氧电极这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初级传感器,其核心在于材料配方和精密工艺。
若是里面封装了需要微米级光刻技术才能制造的MEMS(微机电系统)芯片,那在这个年代就真的神仙难救了。
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他何雨柱,即将为这个时代的微生物工业,装上感知生命脉动的眼睛和耳朵!
意味着活态循环从理念到实践,拥有了最关键的定量化、实时化工具!
意味着海上所的糖丸生产、以及未来无数依托生物技术的项目,将摆脱盲人摸象,进入精准调控的新纪元!
意味着他在即将到来的部级培训上,将能亮出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硬通货!
这两支看似不起眼的玻璃管,其战略价值,是撬动整个生物技术领域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杠杆支点!
“材料配方……加工工艺……全套的……”
他喃喃自语。这比他预想中最好的情况还要好!
他太清楚了,一支成品电极,哪怕性能再优越,也只是一件工具,一个孤立的点。
但手里这份包含了从基础材料配方到关键工艺参数的完整技术包,却意味着一条可以走下去的路,一个可以被国内工业体系消化、吸收,并最终实现自我造血的技术根源!
他猛地站起身,在屋里踱了两步,又硬生生刹住脚。
“不行,得冷静……别真整出个高血压来!”何雨柱喃喃自语,想起高娄晓娥提过音乐静心的法子。
虽然没留声机,他弄来了凉水,哗啦泼在脸上。
冷水激得他一哆嗦,沸腾的脑子渐渐沉静下来。他拉过板凳坐下,背靠墙壁闭目养神,听着窗外小孩子打闹声,呼吸慢慢匀了。
约莫一刻钟后,他睁开眼,目光已是一片清明。
东西是好,可怎么拿出来?
他对自己定位很清醒——他不是啥横空出世的天才,就是一个厨子,现在对微生物有点儿研究而已。
想起来到这一世的生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:
“精进厨艺,囤积物资,安心吃瓜,适度怼人!”
这厨艺“精进”的有些猛啊,不只是猛一点点而已。要贸然亮出电极,别人问哪来的零配件谁研究的图纸,咋解释?在这个年代有点危险啊!
直接把系统交给国家?
想到这里,何雨柱反而咧嘴笑了。
法子总比困难多——实在没辙,找个月黑风高夜,把电极和手册裹严实了,往工业部门卫室一塞,附张字条献给国家,完事!
个人得失先放一边,东西送出去就是胜利。
反正有营养粉和培养箱的功劳打底,他不愁没饭吃。
眼下嘛,还不到那一步。
他摊开手册,主意已定:
先吃透原理,吃透的过程——他得把电极原理、使用门槛揉碎了,才能在培训时讲得连酱油厂老师傅都懂。
至于怎么吃透,不是有个助理吗?
娄晓娥!
这位新上任的机要秘书,家学渊源又心思细腻,正是梳理前沿技术的绝佳搭档。
更重要的是,她值得信任。
何雨柱将那本《玻璃电极制作原理、使用及简易维护指南(1964年适用版)》小心收好,又将两支珍贵的电极妥善藏起,心跳依然有些快。
他整理了一下因激动而略显凌乱的衣衫,深吸一口气,推门准备去找娄晓娥。
刚迈出四合院自家屋门,差点和迎面匆匆走来的人撞个满怀。
“哟!柱子!”来人一把扶住他,“刚才远远瞅见你火急火燎地往家跑,跟后头有狼撵似的,可不像你以前那副稳当样子啊!这不,刚忙完所里的事,绕过来瞧瞧你,别是出啥事儿了吧?”
何雨柱定睛一看,正是他的老同学王大牛。
王大牛上下打量着他,见他虽然刚才跑得急,但此刻脸上非但没有愁容,反而容光焕发,双眼明亮,透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劲头。
“大牛!”何雨柱咧嘴一笑,“没事儿没事儿!好得很!好得不能再好了!”
王大牛看他这满面红光、喜气洋洋的模样,跟自己担心的出事完全相反,悬着的心放下了,好奇心却被勾了起来。
他用胳膊肘轻轻捅了何雨柱一下:“嘿,瞧你这红光满面的,跟捡了金元宝似的。说说,碰上啥大好事了?是不是和娄家千金有戏了?快说让老同学也跟着高兴高兴!”
何雨柱嘿嘿一笑:“大牛,这事儿啊……啧,现在还不太好细说,但它绝对是件天大的好事!是能改变很多事的好东西!”
他顿了顿,:“不过,再大的好事,也得有人分享才够味儿!正好,我这就去找晓娥,跟她商量点事儿。今儿高兴,咱两家必须得搓一顿!我请你跟晓娥,好酒好肉管够!”
“咱也去新桥饭店?酒嘛……嘿嘿,咱也喝台子!要今年的!”
王大牛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豪气弄得一愣,随即也大笑起来:
“行啊柱子!几天不见,这谱儿都摆到新桥饭店去了?看来这天大的好事分量不轻啊!成!你去找晓娥同志,我这就回所里交代一声,一会儿咱们饭店门口碰头!
我倒要听听,到底是什么喜事,能让我们柱子科长这么破费!”
何雨柱笑着应下:“好嘞!一言为定!我先去找晓娥!”
说完,他朝着娄晓娥家的方向走去,心里盘算着如何跟她提起那本手册和电极,以及即将到来的老同学聚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