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流程破局与信任加码(1/2)
1988年1月15日周五清晨,秦宇轩刚到办公室,就接到张处的电话。
“秦秘书,简化后的周转金审批流程,我们整理了操作指南,上午给你送过去?”
“太及时了,张处,我在办公室等您。”秦宇轩挂了电话,立刻把企业名单按资质分类,标注“优先审批”“待补材料”。
半小时后,张处带着指南过来。
两人对着指南核对企业材料,张处突然说:“林书记特意跟厅长打了招呼,让我们对整改达标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。”
秦宇轩心里一暖,嘴上却道:“麻烦张处多费心,我们一定配合好材料审核。”
送走张处,他立刻给红星厂、东风厂等企业打电话,通知尽快提交申请。
中午,秦宇轩去食堂吃饭。
刚坐下,李梅端着餐盘走过来:“秦秘书,忙坏了吧?我侄女下周调去省医院轮岗,就在省委附近,抽空见一面?”
秦宇轩夹菜的手顿了顿:“李主任,下周要开协调会,还要跟进补贴申报,实在抽不开身。”
李梅看着他疲惫的样子,叹了口气:“行吧,你也别太累了。”
下午,机械局送来了企业专属落实方案。
秦宇轩逐份翻看,在东风厂的方案旁批注:“需明确技改补贴申报时间节点”。
正整理时,林致远走了进来:“周转金的事,对接得怎么样了?”
“张处送了操作指南,已通知企业提交申请,”秦宇轩递上方案,“机械局的落实方案,部分细节还需完善。”
林致远翻了翻,指着批注:“按你的意见改,改完后报给我。”
离开前,林致远突然说:“下周一有个政企座谈会,你跟我一起去,负责记录和后续对接。”
秦宇轩愣了一下,随即应道:“好的,书记!”
他知道,政企座谈会是协调各方资源的关键场合,林书记让他参加,是信任,更是历练。
下班前,秦宇轩忙着完善落实方案,又抽空去财政厅送补充材料。
回来时,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封感谢信——是红星厂吴光明寄来的,感谢他帮忙对接小微企业补贴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