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报告博弈与最终定调(2/2)
田主任的手顿在杯沿,随即笑道:“那都是过去的事了,陈默已经整改了。再说,年轻人难免犯错,关键是知错能改。”
“知错能改是好事,但基层工作容不得‘难免犯错’。”林致远放下报告,目光扫过众人,“罗竟尧核数据时,为了五千块的预算误差,拿着图纸算三天,这种较真劲,正是基层需要的。脱贫数据是民生根本,差一分都不行。”
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。秦宇轩心里一松,知道林书记这是亮明了态度。
田主任还想再说什么,林致远却抬手打断:“考察组按规矩查,报告写得很详实。赵省长昨天还问过,强调‘选拔要凭实绩,不能搞人情照顾’。”他拿起笔,在报告上签了字,“就按这个结论来,罗竟尧综合评分第一,拟纳入重点培养名单,陈默因存在违规记录,暂缓提拔,继续考察。”
田主任脸色沉了下来,捏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,却终究没再反驳——赵省长的话,他不敢不听。
散会后,秦宇轩刚走出会议室,就被李组长叫住:“林书记刚才跟我说,王副省长上午还打电话问过陈默的情况,林书记直接把考察报告念了一段,王副省长没再说话。”
秦宇轩愣了愣,随即笑道:“还是林书记有魄力。”
“不是魄力,是规矩。”李组长拍了拍他的肩,“你这报告写得扎实,没给人留话柄。对了,罗竟尧那边,你得去说一声,让他安心工作,别有心理负担。”
秦宇轩点头应下,回到办公室就给罗竟尧打了电话。听筒里传来青年沉稳的声音:“秦秘书,是不是有结果了?”
“嗯,考察通过了,拟纳入重点培养名单,后续会公示。”秦宇轩顿了顿,补充道,“之前的举报信已经核实过,是不实举报,你不用放在心上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随即传来一声轻舒的气:“谢谢秦秘书,也谢谢考察组的同志。我这边还在整理春耕的帮扶方案,就不耽误您时间了。”
挂了电话,秦宇轩看着窗外的阳光,忽然觉得心里敞亮了许多。他拿起笔,在考察报告的末尾添了一句:“选拔之路纵有杂音,然实绩为尺,民心为秤,终能辨清方向。”
1988年1月26日下午,公示名单贴在了办公楼一楼的公告栏前。罗竟尧的名字排在第一位,旁边附着简要的考察评语。不少人围在公告栏前议论,田主任路过时瞥了一眼,脸色难看地走了,而张磊则悄悄给秦宇轩发了条消息:“干得漂亮!”
秦宇轩看着消息,笑了笑。他拿起桌上的牛皮纸信封,里面的村民签字表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——那是基层干部最朴素的勋章,也是这场立场抉择中,最坚实的底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