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调研筹备及春节家事(2/2)
秦宇轩快步来到林致远办公室。书记递来一张名片:“这是红星乡党委书记的联系方式,提前对接,让他们别搞接待,安排好调研路线。”
“明白,今晚就联系。”秦宇轩接过名片,小心收好。
离开时,夕阳透过走廊窗户,在地面投下暖金色光影。秦宇轩攥着名片,脚步坚定——基层之行既是考验,更是成长。
半下午,秦宇轩往文艺路赶。街边的梧桐叶随风飘落,他快步走进略显破旧的宇慧服装店。
店里收拾得干净整洁,三姐和三姐夫王斌正低头对账。见他进门,两人立刻迎上来。
“账目都在这,”王斌递过账本,“今年生意不算红火,但你30%的股份,也能分13万,我直接存你之前的账上了。”
秦宇轩接过账本,逐页翻看。大学期间攒下50多万,工作后调整股份,这四年每年分红都有十几万,加上今年的13万,手头已有一百多万。
“辛苦姐夫了,”他合起账本,目光扫过货架上的衣物,“服装行业竞争大,你多去看看电子产品行情,学人家的经营模式。咱们不急着转型,先观察准备,后续再定方向。”
王斌眼睛一亮,连连点头:“你说得在理,我这周末就去电子市场转转。”
“缺钱随时跟我说。”秦宇轩补充道,接过三姐递来的热茶,指尖传来暖意。
“你不用操心店里,有事会找你的”三姐笑着说,“三十回兴县不?爸妈天天念叨你,连你爱吃的腊味都提前腌好了。”
“三十晚上肯定回,在家待三天就回平西市,”秦宇轩喝了口茶,“年后调研任务紧,得提前回来做准备。”
傍晚,秦宇轩离开服装店。暮色渐浓,文艺路的路灯次第亮起,光影落在他身上,心里既有对家人的歉疚,也有对未来的笃定。
春节三十那天,秦宇轩准时赶回兴县老家。刚进门,二舅就拎着一篮土鸡蛋来了,笑着拍他的肩膀:“宇轩出息了,咱兴县的骄傲!”三婶也揣着自家做的年糕赶来,拉着他问长问短。不大的屋里挤满了人,笑声、说话声交织在一起,满是年味。
大年初二上午,兴县县委书记和县长也先后登门。书记握着秦宇轩的手,语气恳切:“秦秘书,以后省里有好政策,可得多想着家乡。”
秦宇轩笑着递上热茶:“书记客气了,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,家乡发展得好,我才真的高兴。”面对两人带来的特产礼盒,他婉言谢绝:“心意我领了,但按规定不能收,还请两位领导理解。”县长见状,不再坚持,只说以后多交流工作。
初三下午,秦宇轩要回平西市了。爸妈把腌菜、腊味往他包里塞,四个姐姐围着他,反复叮嘱他注意身体,工作别太拼。车子驶离村口时,他回头望了望,老家的房屋在暖阳下透着温馨,亲人们的身影还站在门口挥手。
回平西市的路上,车窗外的年味仍浓。秦宇轩拿出调研方案,指尖轻轻点在“红星乡”三个字上。一百多万的积蓄是生活的底气,店铺的转型思路藏着对家人的牵挂,而即将到来的基层调研,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。他暗下决心,要守好本分,全力以赴,不负信任与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