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浊浪下的暗流(1/2)
雨丝依旧冰冷,打在脸上却仿佛失去了知觉。
秘书那句压低了声音的汇报,像一根无形的冰刺,猝不及防地扎进秦宇轩疲惫不堪的神经。省纪委?在这个堤防刚刚稳住、数千群众惊魂未定的时刻?
他顿在半空的手,缓缓落下,随意地在早已湿透、沾满泥泞的裤腿上擦了擦。动作看似平静,只有离他最近的秘书,能看到他眼角那不受控制的一下轻微抽动,以及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,比这暴雨夜色更沉的寒意。
“知道了。”秦宇轩的声音异常平稳,甚至带着一种过度透支后的沙哑淡漠,“告诉他们,我处理完现场险情巩固,立刻过去。”
他转身,不再看秘书那忧心忡忡的眼神,将全部注意力重新投回堤坝。管涌虽然被暂时堵住,但堤基经过冲刷极其脆弱,后续的加固、压浸、导渗,每一步都关乎生死,容不得半点分心。
“专家小组,立刻评估堤体结构稳定性!抢险队不要停,沙袋黏土继续上,加固范围向外延伸五米!水文站,我要河道实时水位和流速数据,每分钟报一次!”他的指令一条条发出,清晰、冷静,仿佛刚才那个消息从未传入他耳中。
只有当他偶尔背过身,望向漆黑下游那曾经灯火阑珊、此刻正紧张转移的村庄方向时,紧抿的嘴唇和下颌绷紧的线条,才泄露出一丝内心的波澜。
现场气氛依旧紧张,但秩序井然。官兵和群众混合编队,传递沙袋,开挖导渗沟,一切在高效运转。没有人知道,刚刚稳住局面的总指挥,正面临着另一场无声的风暴。
一小时后,最关键的反滤围井构筑完成,堤坝险情基本得到控制。秦宇轩将现场指挥权暂时移交给他最信任的水利局总工,反复叮嘱了几个要点,这才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,走向停在远处的越野车。
上车前,他停下脚步,最后望了一眼堤坝上那无数晃动的、疲惫却坚定的身影,以及更远处,南山之上隐隐约约闪烁的疏散群众的灯火。他深吸了一口冰冷潮湿的空气,拉开车门。
乡政府小会议室里,灯光惨白。两名穿着深色夹克的中年男子坐在那里,面前放着笔记本和茶杯,表情平静,看不出喜怒。见到浑身泥水、眼眶深陷的秦宇轩进来,两人站了起来。
“秦宇轩同志,我们是省纪委的,我姓赵,这位姓钱。”为首的中年人伸出手,语气公式化,“打扰你抢险了,情况特殊,我们需要就此次防汛救灾中的部分决策,向你了解一些情况。”
秦宇轩伸出手,他的手因为长时间的劳累和寒冷,有些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,但握手的力度依然很稳。“赵同志,钱同志。有什么问题,请问吧。我知无不言。”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,目光却坦荡地迎向对方。
“好,”赵同志坐下,打开笔记本,“我们接到反映,在本次暴雨预警发布初期,市里关于是否提前大规模泄洪,存在争议。据反映,你力排众议,坚持‘以固堤保民为主,谨慎泄洪’的方案,理由是下游河道承载力和群众转移困难。但反对意见认为,提前适度泄洪,可以极大减轻上游水库和核心堤防的压力,避免如今这种四处救火的被动局面。请你谈谈当时决策的具体考量和依据。”
问题直指核心,甚至隐含锋芒。秦宇轩心头一凛,这不仅仅是询问,更像是一种指向明确的质疑。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几天前防汛会议上激烈的争论,某些人要求“壮士断腕”、优先保水库和城区的主张……
他沉默了几秒,似乎在组织语言,也似乎在积攒力气,然后才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:“我的决策依据,主要有三点。第一,气象和水文预测存在不确定性,提前大规模泄洪,若后续降雨不及预期,将无故淹没下游大量农田和低洼村庄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