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0章 三代人的选择:根治(2/2)
报告末尾被血红印章盖住\"不予采纳\"。秦宇轩终于明白,为何林致远总在视察青河乡时长久沉默。
谢意江默默推过另一份文件:1996年塌方前的专家警告书,同样被盖章\"暂缓处理\"。两份跨越三十八年的警告,落着相同的批复笔迹。
\"该结束了。\"谢意江说。
下午3:00医院隔离病房
dNA检测结果让所有人震惊——其中一具骸骨是陈景明的亲叔公,那位在家族记忆里\"赴边疆支援建设\"的传奇人物。
陈景明对着检测报告静坐良久,突然拨通省委专线:\"父亲,您瞒了四十年的秘密...青河乡都记得。\"
电话那头长久的沉默后,林致远轻声说:\"所以我把你派到康安。父债子偿,天经地义。\"
傍晚6:00应急指挥部
秦宇轩将1958年警告报告与1996年专家意见并列投影。谢意江则摊开二十三本被否决的治理方案,从1976年到1999年,每本封面都落着相同的灰尘。
\"现在投票。\"陈景明扫视全场,\"是继续掩盖,还是彻底根治?\"
十五位班子成员陆续举手,最后只剩谢意江。这个总是精于算计的财政管家,将婚戒缓缓放在方案堆上:\"我替1996年死去的三个人...选根治。\"
满室寂静中,电话骤响。省委通知:中央巡视组已调取青河乡全部档案。
深夜11:00地质局实验室
周晓梅将父亲遗留的罗盘放在三具骸骨前。磁针突然疯狂旋转,最终指向边坡断层带。
王守仁老泪纵横:\"他们在指路...至死都在守护这座山。\"
月光透过窗棂,照亮1958年施工日志的最后一页。三位建设者在黑暗中的遗言渐渐浮现:
\"愿后人不必再蹈覆辙。\"
晨光初现,秦宇轩站在边坡断面前,将新鲜土壤洒向涵洞遗址。远山传来开山炮响——不是抢险,而是新生的序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