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北望榆木(2/2)
“其心可诛!”方文谦将舆情报告摔在桌上,怒不可遏,“这完全是伪造的!我们的补偿安置方案还在细化论证,根本就没出台!这是蓄意制造矛盾,煽动民众对抗省里的决策!”
秦宇轩的脸色也异常凝重。这一招,比之前的泄密更加恶毒。它直接挑拨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,将一项旨在利民惠民的战略,扭曲成了与民争利的恶政。如果处理不当,不仅示范区会夭折,他秦宇轩乃至省政府的公信力都将遭受重创。
“立刻启动应急预案。”秦宇轩迅速下令,“第一,宣传、网信部门第一时间发布官方辟谣,澄清所谓‘内部方案’纯属捏造,公布我们已经确立的‘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’和‘安置先行’基本原则。第二,榆木市委市政府立刻组织工作组,下沉到可能涉及的村镇,面对面与群众沟通,解释政策,澄清谣言,了解真实诉求。第三,公安网安部门介入,追查谣言源头!”
部署完毕后,秦宇轩沉思片刻,做出了一个决定:“通知下去,我明天就去榆木,直接去那几个传闻中最厉害的村子。”
“省长,现在那边情绪激动,您亲自去,会不会太冒险?”方文谦担忧道。
“越是这种时候,越不能躲在后面。谣言怕见光,恐慌怕沟通。我必须去,亲眼看看实际情况,亲耳听听老百姓的声音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掌握真实情况,才能戳破谎言,也才能让背后搞鬼的人知道,这种下三滥的手段,阻挡不了我们!”秦宇轩的语气斩钉截铁。
第二天,秦宇轩的车队没有惊动太多人,直接驶入了榆木北部一个传闻中“反抗最激烈”的村庄。他的到来,让当地的干部和村民都大吃一惊。
没有预设的路线,没有事先的安排,秦宇轩随机走进农户家中,坐在炕头,与满脸疑虑的村民拉家常,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诉求。他坦诚地告诉村民,示范区的建设绝对不会以牺牲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代价,补偿和安置一定会依法依规、合情合理,并邀请村民代表参与后续方案的讨论和监督。
他的平易近人、坦诚态度和对政策的清晰解读,逐渐消除了村民们的误解和敌意。许多村民发现,这位“大官”和谣言里描述的完全不一样。
就在秦宇轩在一户农家院外,被村民逐渐围住,气氛趋于缓和之际,人群外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,几个神情激动的年轻人试图挤进来,口中喊着“骗人”、“不许抢我们的地”!现场气氛瞬间又紧张起来。
当地安保人员立刻紧张起来,准备上前阻拦。秦宇轩却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退后。他平静地看着那几位带头的年轻人,朗声说道:“老乡们,有什么话,走到前面来说。我今天来这里,就是来听大家说真话、说实话的。你们有任何问题、任何不满,都可以当面跟我讲。如果我秦宇轩,或者省政府,有做得不对的地方,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,一定纠正!”
他的镇定和坦然,反而让那几个带头闹事的年轻人一时语塞,气势弱了下去。周围的村民也纷纷议论,觉得省长发话到这个份上,再闹下去反而显得无理。
这场精心策划的“现场冲突”,在秦宇轩的沉着应对下,化于无形。
榆木之行,秦宇轩用行动粉碎了谣言,稳定了民心,也向所有暗中窥伺者展示了其直面矛盾、深入基层的勇气和担当。
然而,在返回省城的车上,秦宇轩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黄土高原,眼神愈发深邃。他知道,这场围绕榆木的战役,才刚刚开始。暗处的对手一计不成,必定还会再生一计。下一次,又会是什么?
他需要更快,更准,在对手出招之前,就布下决定胜负的棋子。他的目光,投向了示范区规划中,那个最为关键,也必将引来最多觊觎的核心项目——总投资超过百亿的“煤基高端新材料产业园”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