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1章 阳光下的答卷(1/2)
秦宇轩提出的\"开放日\"建议,在省政府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方文谦拿着初步方案,脸上难掩忧虑:\"省长,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?让群众随意参观,万一有人故意挑刺......\"
\"我们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\"秦宇轩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,晨光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,\"与其让别人在背后制造谣言,不如我们自己把真相摆在阳光下。\"
第一个开放日定在周六。消息通过政务平台发布后,报名人数出乎意料地多。其中不乏之前对示范区建设持怀疑态度的市民。
开放日当天,秦宇轩出乎所有人意料,亲自担任讲解员。他带着参观队伍,从规划展馆到建设工地,从已投产的生产线到正在改造的旧厂区,全程耐心解答各种问题。
在参观到新材料产业园时,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提出质疑:\"秦省长,听说这个项目引进了国外淘汰的技术,这是真的吗?\"
现场顿时安静下来。秦宇轩不慌不忙,示意工作人员调出技术资料:\"老师傅问得好。我们引进的确实是国际先进技术,但绝不是淘汰技术。大家可以看这份第三方检测报告......\"
他详细解释了技术的创新点和先进性,还特地请来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演示。老工程师仔细查看后,满意地点点头:\"是我听信了谣言。这个技术确实先进!\"
这一幕被随行记者完整记录下来,当晚就在地方新闻播出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在参观队伍中,秦宇轩遇到了儿子秦子健的同学家长李女士——正是之前在家长群里质疑示范区建设的那位。
李女士显得有些尴尬,秦宇轩却主动上前握手:\"感谢你来实地看看。有什么疑问尽管提。\"
在亲眼看到示范区的建设成果后,李女士诚恳地说:\"秦省长,之前是我了解不够。今天看到这么多实实在在的成果,我服气了。\"
开放日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。但秦宇轩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
周一一早,他召集示范区管委会全体人员开会。\"开放日要常态化,而且要升级。\"他在会上宣布,\"不仅要让群众来看,还要建立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。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,我们要认真研究采纳。\"
就在这时,秘书送来一份紧急文件。高长河批示,要求对示范区部分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重新评估,理由是\"避免重复建设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\"。
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。
方文谦低声说:\"省长,这明显是要延缓我们的工作进度。\"
秦宇轩沉思片刻,反而笑了:\"来得正好。我们就用最严格的标准来检验我们的工作。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