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暗网与猎手(1/2)
赵立的叛逃与反戈一击,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“炎黄精材”内部和陕东省的投资圈层里,激起了层层涟漪。尽管秦宇轩迅速采取了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遏制,但负面影响已然造成。团队士气受挫,一些原本坚定的中层干部也开始人心浮动,私下里打听那家新成立的神秘公司——“新芯材料”开出的价码。
方文谦带领的工作小组,联合“锐进资本”的法务和风控团队,日夜不停地梳理着赵立可能带走的资料,评估着技术泄露的风险。同时,对那几家神秘投资机构以及“新芯材料”的背景调查,也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。
“省长,对方非常狡猾,而且对境内的法律和监管规则极其熟悉。”方文谦顶着黑眼圈向秦宇轩汇报,“赵立带走的技术资料,经过我们初步评估,确实如他辞职信所说,属于‘非核心’范畴,但涉及一些关键的工艺参数和部分次要客户的联系渠道。这恰好卡在商业秘密认定的灰色地带,给我们提起诉讼造成了很大困难。对方显然精心计算过风险收益比。”
秦宇轩看着报告,眉头紧锁。对手不是莽夫,而是高明的猎手,懂得在规则边缘游走,最大化地制造麻烦。
“至于资金源头,”方文谦继续道,“几层壳公司穿透后,最终指向了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基金,管理团队信息模糊。但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关联点。”他递上另一份文件,“这个开曼基金,与李政省长之前大力推动引入,但后来因环保问题被搁置的‘宏昌化工’外资项目,其背后的主要出资方之一,存在间接的股权关联。”
秦宇轩眼中精光一闪。线索,终于开始浮出水面,并且隐隐指向了一个他并不意外的方向。李政?是因为常委会上的挫败而心怀不满,借助白手套进行商业报复?还是说,他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某些势力,从一开始就并不乐见“炎黄精材”这种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项目成功,因为这可能触动他们固有的利益格局?
“证据链完整吗?”秦宇轩问。
“目前还是间接关联,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李省长本人知情或指使。”方文谦谨慎地回答,“对方做得非常干净。”
“继续查!”秦宇轩指令明确,“既然法律途径短期内难以奏效,那就从其他方面想办法。盯紧‘新芯材料’,他们挖走赵立,不可能只是为了那点非核心技术,他们必然有后续动作。另外,注意收集他们在人才招聘、项目审批、乃至环保、消防等各个环节,是否存在任何违规操作。”
他要用综合的手段,编织一张更大的网。
就在秦宇轩布置任务的同时,在省政府另一间办公室里,李政正听着秘书的汇报,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。
“领导,‘新芯材料’那边已经初步搭建起班子,赵立也安顿好了。不过,‘炎黄精材’那边反应很快,提起了诉讼,虽然暂时构不成实质威胁,但舆论上对我们有些不利。”秘书低声道。
李政轻轻哼了一声:“跳梁小丑,垂死挣扎而已。资本市场,价高者得,人才流动,也是常态。他秦宇轩还能只手遮天不成?”他顿了顿,吩咐道,“让那边做事干净点,尽快让‘新芯材料’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来,哪怕是概念也好。有时候,故事讲得好,比技术本身更重要。”
“是。”秘书领命,又补充道,“另外,关于省里下半年重点产业扶持资金的分配方案,发改委那边已经拿出了初稿,似乎还是向‘炎黄精材’这类项目倾斜……”
李政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:“知道了,方案送到我这里先压一压。扶持重点产业是应该的,但也要讲究平衡嘛,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”
新一轮的较量,在更隐蔽的战线和更广泛的领域,悄然展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