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1977年高考又一春 > 第259章 牛棚当宿舍

第259章 牛棚当宿舍(1/1)

目录

绿皮火车上挤满了和他一样命运的年轻人,大家都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。火车一路摇摇晃晃,好不容易到了海边,又坐上船,在咸涩的海风中,甲板晃得厉害。黄白看着远处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突然,五指山脉的轮廓出现在他的视线里。那一刻,他知道,自己这个西关少爷的人生,就要被钉在这个荒岛深处了。

到了十三队,黄白才发现,这是一个新建的小队,人也不多,全都是知青,一共四十八个人,其中一大半都和他一样,是背着“特殊背景”的西关子弟。剩下的那些人,虽然来自全国各地,有说话带着东北腔的伐木工,以前居然是拉小提琴的,还有从陇南来的会计,以前穿着洋装跳交谊舞,但他们的身份都差不多,不是地主资本家的少爷,就是海外侨属家的大小姐。

在那个年代,大家都得响应号召,“狠抓革命,猛促生产”,只有拼命干活,才能脱胎换骨,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社员。黄白他们每天都挥舞着砍刀,去劈开那片原始森林。橡胶树被砍开后,乳白色的汁液就顺着刀锋滴下来,看着就像他们这些少年被生活逼出的眼泪。

“开荒大会战!每人每日四亩茶沟!”每天天还没亮,晨雾还没散呢,哨声就像一把刀,穿透了茅草房。黄白就往手心里啐一口唾沫,然后抡起那把十二斤重的开山锄。他每次挥动锄头,那泥土里好像都埋着他的梦想,比如那本《约翰?克里斯朵夫》,还有母亲藏在行囊底的杏仁饼铁盒。等到晚上,月光照在他那晒脱皮的脊梁上,广播里还在不停地喊:“要脱胎换骨,就要狠抓革命、猛促生产!”喊得多了,大家也就习惯了,好像这些口号就变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他们每天不是上山伐木砍竹,就是在烈日下挥锄大会战,开垦茶园,采摘茶叶。有时候还得下海捕鱼捉螃蟹,在大风大浪里捞海带,就为了给公社节省点口粮。这么多年下来,黄白从广州带来的的确良衬衫早就磨成了渔网,北纬18°的阳光可真是厉害,把他们的皮都扒了好几层,以前那稚嫩的模样早就没了,换来的是一身古铜色的皮肤,还有那带着乡土气息的口音。

一年四季里,最难受的就是台风季了。每次台风来的时候,他们都得顶着暴雨去抢收橡胶。那海浪打得厉害,海带在浪尖上翻涌,就像幽灵的裙摆一样,看着都吓人。

有一次,黄白砍竹的时候不小心失手了,那毛竹尖在他左肩上划了一道三寸长的血沟。赤脚医生来了,居然用烧红的镰刀来烙他的伤口,那滋味可真是疼啊。就在那一瞬间,黄白突然想起了西关大屋雕花窗棂投下的光影,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过去。

可是,一等到忙碌结束,黄白对家乡的思念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,把整个知青大院都给淹没了。他在这个异乡,人生地不熟的,虽然这里的每一块地都是他们自己开垦出来的,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。

到了晚上,那就更难熬了。椰叶葺顶的茅屋漏着星光,蝈蝈从春天叫到冬天,叫得人心烦意乱。黄白躺在床上,怎么也睡不着,他的思念就像那椰树一样,一年四季都是绿的,又像那酸豆树一样,全是酸味。他想回家,可是能回家看看的机会就像那凤凰树一样稀少,那凤凰树“叶如飞凰之羽,花若丹凤之冠”,可他却很难见到。

黄白经常盯着屋梁上结网的壁虎看,一看就是好久。他的思念就像五指山的藤蔓一样,不停地疯长。他想着泮溪酒家的虾饺,那味道可真是香啊,现在肯定已经出锅了吧。还有荔枝湾的龙舟鼓,是不是还藏在何叔的阁楼里呢?

这些念头就像酸豆角的汁水一样,呛得他鼻腔直发酸。故乡的那些桥啊、巷啊、树啊、人啊,总是在他的梦里出现,可是一醒来,却又什么都没有了。他多希望能再回到故乡,去走一走那些熟悉的街道,看一看那些熟悉的面孔,哪怕就只停留一会儿,他也就满足了。可是,醒来后的他,身心却更加疲惫了,那思念就像一个影子,一直跟着他,怎么也甩不掉。

不知不觉,一年又一年过去了,又到了年末。海南这里的天气总是那么湿热,浓绿的植被让人分不清四季,只能靠着墙上的日历来提醒自己。这不,日历上的数字又告诉他们,春节又要到了。每到这个时候,知青们就特别想家。他们劳动了一整天,累得不行,什么都不想干,就连之前编排好的节目也懒得再去训练了。

吃完饭后,大家就坐在屋门口,吹着那热乎乎的冬日热风,听着小喇叭里男女播音员在那里高亢地播报着公社的新闻。黄白扫视了一下院子,发现十三队的所有人都整齐地围坐在红星牌收音机前,原来啊,是林淑敖上个月投给县广播站的稿件被选中了,今天要播出呢。大家都很重视这件事,不管多忙,都要听听自己的故事。

广播里,先是说了一些国家大事和国际风云,然后男播音员终于说了“笔直。“头茶场十三队的变迁故事。”大家一听到“茶场十三队”这五个字,心里都猛地一震,没想到他们的故事真的能通过电波传出去,传到那么远的地方。

黄白的头皮都麻了,他赶紧屏住呼吸,认真地听着广播里的内容。那女播音员的声音很有感染力,一下子就让人有了画面感:“1966年秋,接到琼中县通知,岭南九龙公社干部群众热烈欢迎知识青年来公社劳动锻练。知青们插队落户时,公社组织全体社员敲锣打鼓欢迎知青们的到来。就这样,48位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共同组成了十三队,开启了新海南人的生活天地。”

男播音员接着说:“当时腾出牛棚当宿舍,地上铺着椰树枝拌稻草。”女播音员又说:“乡亲们趴在篱笆外看西洋景——穿卡其裤的姑娘,戴眼镜的后生,有个戴列宁帽的还夹着英文书!”大家一听,都知道说的是谁,忍不住哄堂大笑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