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 昨天,又来了(1/2)
林伟是被窗外完全一致的麻雀吵架声吵醒的。
不是相似,是完全一致。连那只脾气暴躁的麻雀卡顿般的颤音,都和昨天早晨、前天早晨、以及大前天早晨……分秒不差。
他眼皮都没抬,伸手摸向床头柜。手指精准地落在手机冰凉的屏幕上,按下侧键。
屏幕亮起。
10月26日,星期三,07:30。
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,林伟瞬间清醒,心脏沉甸甸地坠入胃里。他死死盯着那行数字,希望它能像接触不良的灯泡一样闪烁一下,变成10月27日。
没有。纹丝不动。
又是10月26日。
他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弥漫着隔壁邻居准时煎蛋的油腻味,混合着自己这间小公寓里挥之不去的、属于“重复”的陈腐气息。
第几天了?
他记不清了。起初他还用指甲在床头木板下划痕计数,划到第七天还是第八天时,他放弃了。数字失去了意义,只有无尽的、令人窒息的“今天”。
他像一具被设定好程序的傀儡,僵硬地起床,洗漱。镜子里的男人眼窝深陷,眼神空洞,带着一种对命运彻底妥协后的麻木。水温,牙膏的薄荷味,毛巾的粗糙感……一切都熟悉得令人作呕。
穿衣服时,他停顿了一下。昨天他穿的是那件灰色的卫衣,前天是蓝色的格子衬衫,大前天……他用力甩了甩头,试图驱散那种记忆粘连的混沌感。最终,他随手抓起一件黑色的T恤套上,一种无意义的、微弱的反抗。
出门,下楼。楼道里弥漫着永远清理不掉的垃圾酸味。301的张阿姨准时推着她那辆吱呀作响的买菜小推车出门,看到他,露出那个他看过无数遍的、模式化的笑容:“小林,上班去啊?”
“嗯,张阿姨早。”他的声音干涩,没有任何起伏。他甚至能预知到下一秒,张阿姨会因为小推车轮子卡在门槛上而低声咒骂一句。
果然。
“这破车……”
声音和语调,与他脑内提前播放的录音完美重合。
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,每一个场景都像是精心排练过无数次的拙劣戏剧。同一个遛狗的老人被同一只泰迪拽向同一个消防栓。同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在同一个路口一边看表一边焦急地拦出租车。早餐摊的老板娘用同一个夸张的动作翻动着煎饼果子,连飘过来的葱花焦糊味都一模一样。
他曾试过改变路线。有一天,他心血来潮,拐进了一条从未走过的小巷。巷子很安静,阳光被两旁高墙切割成狭窄的光带。他走了十分钟,绕过一个拐角,眼前赫然出现了他每天必经的那个地铁站入口。仿佛整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环,无论他从哪个点出发,最终都会被迫回到既定的轨道。
他也试过不上班。有一天,他关掉手机,蒙头大睡。结果在上午十点整,被一阵惊天动地的砸门声惊醒。门外是房东和两名物业人员,语气焦急地说接到报警称他房间有燃气泄漏,强烈要求进门检查。他不开门,砸门声就不停歇,邻居被惊动,纷纷探头张望。最终他妥协了,开门后对方检查一圈,自然什么都没发现,嘟囔着“可能是误报”离开了。而那天剩下的时间,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,他在公寓里浑浑噩噩,感觉只是发了一会儿呆,窗外天色就暗了下来,然后……闹钟响起,又是10月26日,07:30。
他无法逃避。这个世界,或者说,这个“10月26日”,会用它的方式,强行将他掰回“正轨”。
地铁里依旧拥挤。他被人流推搡着,塞进同一个车厢位置。旁边还是那个抱着公文包、不停擦汗的胖子,对面还是那对旁若无人亲吻的学生情侣。车厢广告牌上,那个女明星代言的化妆品广告,连她眼角那颗痣的位置都毫厘不差。
他曾尝试在这重复的牢笼里寻找一丝不同。他死死盯着对面情侣,希望他们今天能吵一架;他竖起耳朵听胖子讲电话,希望他能换个抱怨的对象;他甚至数过车厢顶棚的灯管数量,希望能发现多一根或少一根。
没有。一切都是完美的复刻。连空气里漂浮的灰尘,似乎都在遵循着固定的轨迹舞动。
这种绝对的、令人发疯的一致性,比任何妖魔鬼怪都更让人恐惧。它无声地宣告着一个事实:他是唯一的变量,也是唯一的囚徒。
---
公司里,重复的戏剧还在上演。
“林伟,早啊!”前台小妹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。
“早。”他木然地回应。
“林伟,‘黎明’项目的初稿今天能给我吗?”主管老王端着咖啡杯,准时在九点零五分出现在他工位旁,说出那句他听了不下二十遍的话。
“下午吧,王总,还有点细节要调整。”他用同样的话回答。他甚至知道老王下一句会是:“抓紧点,客户催得紧。”
他坐在电脑前,屏幕上是那个他闭着眼睛都能敲出来的代码文件。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把这个项目完成、推翻、再完成、再遗忘……循环了多少次。每一次“醒来”,项目进度都会诡异地重置到10月26日早晨的状态。
他试过故意把代码写错,留下一堆致命的BUG。但第二天,文件依旧完好如初。他试过在下班前将完成的项目文件发送给主管,邮件显示发送成功。但第二天,他的邮件箱里空空如也,主管也仿佛从未收到过那封邮件。
他的所有努力,所有反抗,所有试图在“今天”留下痕迹的行为,都会被第二天准时到来的“重置”无情抹去。
午休时间,他通常会和同事张强一起去楼下的快餐店。今天,他拒绝了。
“我不饿,你们去吧。”他趴在桌子上,声音闷闷的。
张强愣了一下,似乎没料到这个固定环节会被打破,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乐呵呵的样子:“行,那给你带杯咖啡?”
“不用了,谢谢。”
他看着张强和其他同事说笑着离开,心里涌起一丝微弱的、病态的期待。也许,这一点点偏离,能像蝴蝶效应一样,引发一些改变?
然而,下午一点半,张强还是把一杯滚烫的美式咖啡放在了他桌上,和他“昨天”、“前天”做的一模一样。
“看你没精神,提提神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