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网游竞技 > 铂金刑具:总裁的基因囚笼 > 第166章 蔓延的锈斑

第166章 蔓延的锈斑(1/2)

目录

“凡星圣宝”带来的短暂狂热尚未退潮,一种新的、无声的恐慌已如暗流般在全球蔓延。

“摇篮”基地的主屏幕上,紧急新闻的红色警报频繁闪烁,强行插入日常信息流。面容紧绷的主播以刻意压低的嗓音,报道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:

“全球多地报告出现一种罕见的‘全球性金属过敏症’。患者在接触日常金属物品——如首饰、门把手、硬币,甚至含有微量金属元素的眼镜架或电子设备外壳后,出现严重的皮肤炎症、不规则红斑、伴随剧烈灼痛感的水泡。部分重症病例出现呼吸急促、黏膜水肿等全身性过敏反应,少数极端个案甚至出现短暂的器官功能紊乱。各国卫生部门正紧急调查源头,初步怀疑与近期大气环境中检测到的未知微粒沉降有关,建议民众近期尽量减少与金属物体的直接接触,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……”

新闻画面切换至各地医院的现场:候诊区挤满了惴惴不安的人群,他们有的裸露着手臂、脖颈,上面布满骇人的红疹与水泡,瘙痒和疼痛让他们坐立不安;有些人用厚厚的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包裹住双手,眼神中交织着痛苦、茫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。孩童的哭闹声、成人的呻吟声与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,构成一幅混乱而压抑的图景。

然而,真正引发深层恐惧、并在知情者心中敲响丧钟的,并非这些尚属“常规”医学范畴的报道。

在不受监管的暗网社交媒体、加密通讯群组以及地下信息交换节点中,一些更为骇人、被官方渠道迅速屏蔽或标记为“谣言”的影像和文字记录,正如同数字时代的幽灵,悄然流传。

一段画面摇晃、像素粗糙却无比真实的视频显示:一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在自家狭小的卫生间里,颤抖着掀起衣袖。他的手臂皮肤上不再是简单的红疹,而是浮现出零星的、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铂金化斑点。那些斑点如同嵌进血肉的碎镜片,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射出非人的寒光,边缘清晰,触感坚硬,与他本身的柔软肌肤形成诡异的对比。他尝试用指甲去抠,却只带来更深的刺痛和一丝细微的、如同刮擦金属的声响。

另一段来自某个家庭监控摄像头的片段更为惊悚:一位躺在床上的老年女性患者,她的脖颈侧面,一片指甲大小的铂金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缓慢速度扩张,边缘如同活物般蠕动,侵蚀着周围健康的肌肤。她的呼吸艰难而急促,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嘶哑的、仿佛有金属碎屑在气管中摩擦的可怕声音。背景里是家属崩溃的哭喊与医护人员试图安抚却无力的声音,镜头在剧烈的混乱和一声凄厉的尖叫中戛然而止。

还有文字描述提到,极少数重症者的铂金化斑点甚至开始出现在眼球表面或口腔黏膜上,带来持续不断的异物感、视力扭曲或味觉金属化,彻底摧毁了患者正常的感官和生活。

这些零散却相互印证的信息碎片,拼凑出一幅远超“过敏”范畴的、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图景。

社会的恐慌,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,迅速弥漫、扩散至每一个角落。

街头,人们开始下意识地避开金属栏杆、公共长椅,甚至电梯的金属按钮。有人用纸巾隔着去按At机的键盘,有人戴上了厚厚的橡胶手套才敢去握地铁的扶手。珠宝店的贵金属柜台门可罗雀,昔日闪耀的钻石和黄金此刻仿佛带着诅咒;五金店铺则纷纷挂出“无金属制品专区”或“提供绝缘工具”的临时招牌,生意却依旧萧条。一种对环境中无处不在的金属的、近乎病态的恐惧和排斥,在人群中悄然滋长,并迅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。

秩序的裂痕在细微处不断扩大:地铁中因有人不小心用金属纽扣碰到他人而爆发的激烈争吵;超市里因金属购物篮的传递而引发的推搡冲突;学校门口,家长们焦急地翻查孩子的书包,将所有的金属文具——哪怕是一枚小小的回形针——都替换成塑料或木质品;办公楼里,同事们互相警惕地观察对方是否佩戴了金属饰品……整个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间,对曾经构筑现代文明基石、习以为常的金属,产生了集体性的、非理性的排斥与恐惧。

官方发布的解释依旧含糊其辞,不断重复着“可能的新型环境污染物”、“群体性心因反应”或“未知病毒引发的免疫系统过度应答”等说辞,呼吁民众保持冷静,相信官方调查。但这些苍白无力、无法解释铂金化现象的话语,完全无法平息公众与日俱增的、源自本能的恐惧。人们隐隐感觉到,这绝非简单的“过敏”或“污染”,某种更根本、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。

“摇篮”基地内,气氛凝重如铁,连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