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利器新研(1/2)
军器监监丞赵士祯和少监钱德明跪在垂拱殿冰凉的金砖上,心中忐忑不安。他们面前御案上,摆放着刚刚送达的一具神臂弓和一架小型化的床子弩。官家亲自查验军器,这是多年来未有之事,尤其昨日禁军校场的雷霆手段早已传遍朝野,更让这两位技术官僚倍感压力。
赵佶没有让他们久跪,很快便叫了起。他先是拿起那具神臂弓,入手沉甸甸,弓身用桑柘木和牛角叠压而成,工艺精湛,确实是这个时代弩箭的巅峰之作。他试着拉弦,以他目前的身体,需得使出全力方能挂上。
“射程几何?破甲如何?”赵佶问道。
赵士祯忙躬身回答:“回陛下,此弩力逾三石,有效射程二百四十步内可破重铠。”
赵佶点了点头,与他所知相差不多。神臂弓虽好,但造价高昂,训练周期长,射速也偏慢。他放下神臂弓,又看了看床子弩,这种用于城防的重武器威力巨大,但过于笨重。
“二位卿家辛苦了。”赵佶语气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然,军国之器,永无止境。朕有些想法,尔等参详。”
赵士祯和钱德明立刻竖起耳朵。
“其一,神臂弓能否设法减轻重量,或采用更佳材料,使之更便携带?射速能否通过改进弩机结构得以提升?其二,床子弩能否设计一种更轻便的形制,使之可由骡马驮载,随军行动,以加强野战之威?”
赵士祯沉吟道:“陛下明鉴。减轻重量或需寻更强韧之木料或尝试新工艺,提升射速……或可集思广益,召集巧匠研讨弩机。至于轻便床子弩,臣等可尝试缩小规制,以牺牲部分射程换取机动。”
“可。”赵佶认可,“此事由你二人主导,可悬赏征集匠人巧思,凡有建树者,重赏!所需钱帛,由内帑支应。”
他顿了顿,话锋一转:“此外,骑兵乃未来破敌关键。如今骑兵鞍镫,尚可改进。”他取过纸笔,快速勾勒出高桥马鞍和双边金属马镫的简略示意图。
“此鞍前后桥隆起,能更好固定骑手,便于发力劈砍。此镫为金属所制,双边稳固,可使骑手足部借力,解放双手,更稳当地在马上开弓放弩,甚至使用长兵。你等可依此理念,命工匠试制样品,交由种师中将军测试效用。”
赵士祯和钱德明看着那简洁却蕴含巧思的草图,眼中露出惊异之色。他们都是懂行之人,立刻意识到这两种改进对骑兵战斗力的巨大提升,尤其是那双边马镫,看似简单,实则是颠覆性的设计!
“陛下天纵奇才!臣等茅塞顿开!”钱德明激动道,“此二物若成,我大宋骑兵如虎添翼!”
赵佶微微颔首,这不过是借鉴了后世成熟的设计。他接着抛出了一个更宏大的构想:“弓弩之外,骑兵所用骑弓亦需加强。朕闻北地有一种弓,以牛角、筋、木多层复合,反向弯曲,看似短小,然张力惊人,射程极远,尤善马上使用,或可称之为‘反曲复合弓’。”他大致描述了复合弓的材料构成和反曲形状的特点,以及筋、角、木复合带来的蓄能优势。
赵士祯听得目瞪口呆,这种制弓工艺闻所未闻,但根据官家的描述,其原理似乎极有道理,若真能制成,性能定然远超现有骑弓。只是工艺必然极其复杂,耗时良久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