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军工集结 明镜惊魂(1/2)
看着下方群情振奋,赵佶知道这个概念被接受了。他趁热打铁,抛出了第二个,也是更为重大的决策:
“既然此法可行,那么,再将汴京城内的军器监、弓弩院、东西作坊、斩马刀局等所有军工产业,分散各处,管理不便,协同困难,已不合时宜!”赵佶声音陡然提高,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传朕旨意:即日起,由工部、枢密院、皇城司协同,将汴京城内所有军工作坊,包括其匠人、设备、库存原料,全部迁移至京西将作大营!”
此言一出,连李纲都震动了。这可是将整个帝国的军工核心,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集中!
“陛下,迁移民间作坊尚可,然军器监等乃国家重器,全部迁移,工程浩大,且汴京防务……”苏启明有些担忧。
“汴京防务,自有殿前司诸军!”赵佶打断他,“将作大营有三重关卡,皇城司与禁军共同把守,比散落在汴京城内,更利于保密与防护!集中于此,物料调配便捷,技术交流畅通,更可统一推行‘分段专作法’!朕要的是效率,是产能!散兵游勇,如何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国战?”
他目光锐利,扫过众人:“此事,由李纲总揽协调,苏启明、宇文恺负责接收安置,梁师成负责迁移途中与安置后的安全警戒!给你们一个月时间!年前,朕要看到汴京军工,在此地整合完毕,所有产能,给朕拉到极致!一切为年后收复燕云,让路!”
“臣等遵旨!”
赵佶接着又话锋忽的一转:“然,正如诸位主管所言,产能之瓶颈,在于材料、匠人、场地。若各部能下定决心,倾力投入:工部牵头,联合户部、皇城司,全力保障石炭、矿石、牛筋、皮革、硝石等物料供应;吏部与各坊协同,在全国范围内征召、培训熟练匠人,许以厚禄;同时,择地扩建火药坊、铁监等重要工坊……臣以为,全力运转之下,半年之内,整体产能翻倍,并非不可能!届时,方有底气言‘保障’二字!”
赵佶说罢,霍然起身,目光如炬,扫视全场:“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法!朕要的,不是按部就班,而是全力以赴!”
“苏启明、宇文恺!”
“臣在!”
“着你二人,联同各坊主事,十日内,拿出各坊产能所需钱粮、人力清单,直报于朕!”
“臣等遵旨!”
“李纲、张克公!”
“臣在!”
“协调户部、枢密院,依据将作大营所报清单,优先调配一切资源,不得有误!钱粮、物料,若有短缺,唯你是问!”
“臣遵旨!”
“梁师成!”
“老奴在!”
“皇城司技防司,加强对各坊,尤其是火药坊、千里镜制作之保密监察,同时协助工部,解决物料调配中可能遇到的阻碍!”
“老奴明白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