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故土异心(2/2)
“唯有拼死守城,等待幽州援军,方有一线生机!”
这些谣言,混杂着部分百姓固有的恐惧和既得利益者的煽动,使得城内对宋军的敌意和抗拒情绪,在某些层面甚至超过了守军的抵抗意志。
城外围城大营,御帐之内。
赵佶听着皇城司潜入学舌鸟(通过特殊渠道传递消息的暗探)送出的关于城内民情的详细汇报,面色平静,看不出喜怒。帐下侍立的宇文虚中、吴敏等人则面露忧色。
“陛下,”宇文虚中沉声道,“看来这涿州百姓,久陷胡尘,人心已非全然向汉。若强行急攻,即便破城,恐也民心难附,治理棘手,更会为后续收复其他州郡平添阻碍。”
赵佶缓缓放下手中的情报,目光深邃:“宇文卿所言,朕岂不知?百年隔阂,非一日可消。百姓求安,乃是常情。被辽人统治数代,生计、家族皆与之缠绕,产生依赖甚至认同,并不出奇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帐壁悬挂的巨幅北疆舆图前,手指点着涿州的位置:“然,此战关乎的,不仅是收复一座城池,更是要重塑我华夏在北地的威望!要告诉所有燕云之民,无论过去如何,从今往后,他们只有一个归属——那便是宋朝!”
他转过身,眼神锐利起来:“对百姓,朕可以容忍他们的迷茫、恐惧,甚至一时的敌意。因为他们是被动的,是辽人百年统治塑造的结果。朕会给时间,会施仁政,会让他们逐渐重新认同自己的血脉根源。”
他的语气骤然转冷,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:“但是,对于城内的辽军,对于那些执意抵抗、煽动民意、甚至手上沾了我大宋子民鲜血的顽固之徒……”
赵佶的声音顿住,帐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。他一字一句,清晰地说道:
“一日之期,是朕给涿州城,也是给朕自己,最后的仁至义尽。”
“期限一到,若仍不降……”
“那么,对军队,朕唯有——大开杀戒,以儆效尤!”
“要让所有人知道,顺我者,可享太平;逆我者,唯有雷霆!”
这道命令,带着帝王的决绝与冷酷,迅速传遍各军。宋军的营垒之中,肃杀之气更浓,所有的攻城准备都在加速进行,仿佛一头已经亮出獠牙的巨兽,只待时辰一到,便要扑向那负隅顽抗的猎物。
涿州城内外,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激烈地碰撞、发酵。一边是迷茫、恐惧与残存的抵抗意志;一边是坚定的决心、冰冷的纪律和引而待发的毁灭性力量。一天的时间,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对峙中,缓慢而坚定地流逝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