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岁末定策 恩威并施(2/2)
“臣遵旨!”张克公躬身领命。
最后,赵佶问到了他最关心,也是关乎未来北疆稳定的核心问题。他看向主要负责此事的李纲和种师中:
“李相,种卿,燕云十六州,大部已复,然尚有蔚州以西之儒州、新州、武州、蔚州以北之应州、寰州、朔州以及最为关键的西京大同府云州等地,情况如何?耶律大石北遁之后,这些州郡的辽军残余,是降是逃?我军接管是否顺利?年内可能尽数收复?”
李纲与种师中对视一眼,由种师中率先开口,他声音沉稳,带着军旅特有的笃定:
“陛下,蔚州、妫州已在我军牢牢掌控之中,正在推行安民新政。儒州、新州、武州之辽军,闻听幽州陷落、耶律大石北走,军心涣散,抵抗微弱。韩世忠部正稳步推进,招抚与清剿并用,预计开春之前,此三州可定。”
他顿了顿,指向沙盘上更西北的方向:“至于应、寰、朔及云州,情况稍复杂。此地乃辽国西京道核心,留守辽军及部族势力盘根错节,虽主力随耶律大石或西逃或北遁,但仍有部分负隅顽抗。加之冬季严寒,大军行动不便,粮草转运维艰。依老臣之见,欲彻底平定西京道,需待来年春暖,方可集结重兵,一举克复。目前,我已遣使招抚,并令西路诸军加强对上述州郡的封锁与威慑。”
李纲补充道:“陛下,种帅所言甚是。彻底收复西京道,急不得。当前首要之务,是稳固已复州郡,推行教化,恢复民生,积蓄力量。待来年时机成熟,再以雷霆万钧之势,犁庭扫穴,则云朔故地,必可重归版图!”
赵佶听罢,沉吟片刻。他深知用兵之道,张弛有度,这也是剩余几洲没有拿下就班师回朝的原因,一是将士伤亡有点超乎的他的预计,怕金国联合辽国南下,再者就是冬天后勤不宜补给,三者离京太久恐京都旧势力的反扑。目前来看确实要等到春季再发动大规模攻势。
“嗯,二位爱卿老成谋国,所言在理。便依此策,稳扎稳打。告诉西路军,稳守现有战线,加强侦察,耐心招抚,为明年春季总攻做好准备。”他目光坚定,“务必在明年,将燕云十六州,彻底、完整地收回!”
“臣等领旨!”众臣齐声应道。
议事既定,赵佶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轻松之色:“政务已毕,诸卿也早些回府准备过年吧。望来年,我等君臣继续同心协力,共铸盛世!”
“臣等必竭尽全力,辅佐陛下!”众臣躬身告退。
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赵佶轻轻呼出一口气。岁末定策,恩威并施,既安抚了内外,也明确了来年的方向。这个年,似乎可以过得稍稍安心一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