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鸡棚里的偷鸡贼(2/2)
老郑想了想:“也就李大海了!他以前在河边住,靠捕鱼过日子,后来河鱼少了,就改种庄稼,不过渔网还没扔,有时候还去沟里捞点小鱼。”
“他家在哪?离张老栓家远吗?”
“不远,就在村西头第三家,走路五分钟就到。”老郑说着,脸色突然变了,“您是说……偷鸡的是大海?不能吧,他平时看着挺老实的,还帮邻居修过鸡棚呢!”
林砚没下结论,只让老郑带路去李大海家。李大海家的院子关着门,透过门缝能看见院里堆着些柴火,墙角还放着个渔网架子,上面搭着半张没编完的渔网,绳子的颜色和河沟边捡的红绳一模一样。
“李大海在家吗?”赵伟上前拍门,拍了好几下,门才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李大海穿着件灰布褂子,眼睛通红,像是没睡好。
“警察同志,有事?”他声音有点哑,手不自觉地攥着衣角。
“想问你点事,昨晚十点到凌晨两点,你在哪?”林砚盯着他的鞋——脚上穿的正是一双胶鞋,鞋底沾着的泥,和张老栓家鸡棚的泥色一样。
李大海眼神闪了一下,往后退了半步:“我……我在家睡觉啊,昨晚有点头疼,早早就睡了。”
“睡觉?”林砚指了指他的鞋,“那你鞋上的泥,是从哪来的?昨晚你家院子没下雨吧?”
李大海的脸瞬间白了,嘴唇动了动,没说出话来。这时候,屋里突然传来个小孩的哭声,一个女人抱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走出来,看见警察,眼圈一红:“同志,是我们不对,大海也是没办法……”
原来李大海的儿子前阵子得了肺炎,在公社医院输液,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,还欠了诊所的账。眼看快到还款日,他急得睡不着,想起村里有人偷鸡卖到镇上的屠宰点,能换点现钱,就动了歪心思——第一次偷了两只,没被发现,胆子就大了,连着偷了三周。
“我本来想着,凑够钱就不偷了……”李大海蹲在地上,头埋得低低的,“我对不起老栓叔,也对不起村里的人……”
林砚让赵伟给李大海做笔录,自己则跟着老郑去跟张老栓他们解释。张老栓听说李大海是为了给儿子治病,叹了口气:“唉,这事闹的……钱我们能要回来,人就别太为难他了,毕竟是为了孩子。”
当天下午,李大海把卖鸡的钱还给了三家农户,还主动帮张老栓修好了鸡棚。考虑到他是初犯,且认罪态度好,又是为了救孩子,林砚向上级申请了从轻处理,最终判了行政拘留五天,罚款二百元。
傍晚回警局的路上,赵伟坐在副驾驶座上,突然开口:“林队,以前我总觉得破案就得破大案,现在才明白,不管是偷鸡还是杀人,只要关系到老百姓的事,都是大事。”
林砚看了他一眼,笑了笑:“这就是‘社区网格化’的意思——把案子办在老百姓家门口,让他们觉得安全,比破多少大案都实在。”
警车驶进市区,路灯刚亮起来,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饭菜香。林砚看着窗外的景象,突然想起父亲的旧照片——当年父亲办案,大概也是这样,把老百姓的小事放在心上吧。
他掏出笔记本,在“仓库纵火案”那一页旁边,加了一行字:“先护好眼前的安宁,再查过去的真相。”笔尖划过纸页,留下清晰的痕迹,像他现在走的路,一步一个脚印,踏实得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