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码头寒风藏陷阱,年会情报生疑云,林砚孤身辨真伪(1/2)
腊月廿五的南州港,寒风裹着煤尘往人衣领里钻。林砚裹紧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,袖口磨破的地方露出棉絮,混在扛着粮袋的搬运工里,倒看不出半点刑警的样子——这是他三天里第三次来码头,为的是核实一个足以让整个打黑计划翻盘的情报。
警局办公室里的炭火盆还冒着微弱的热气,李建国捏着老吴的认罪笔录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“老吴招供,虎哥定在腊月廿八晚上,在码头食堂开‘年会’,所有核心成员都到。”他把笔录推到林砚面前,上面红笔圈着的“食堂”二字,却让林砚皱紧了眉。
“不对劲。”林砚指尖点在笔录上,“上周我跟王大叔聊的时候,他说虎哥半年前就把食堂承包给了他远房侄子,现在食堂晚上十点就锁门,根本不可能办聚会。而且老吴之前跟虎哥走得近,没理由连聚会地点都记混。”
苏晓刚好抱着一摞物证袋进来,听到这话,把袋子放在桌上:“我刚才整理码头搜来的东西,发现这个。”她打开其中一个袋子,里面是块染着油污的碎布,布角绣着个歪歪扭扭的“虎”字,“这是从刀疤身上搜的,布料材质跟食堂服务员的工作服完全不一样,反而更像油库那边仓库里的帆布。”
林砚眼睛一亮。码头东侧的废弃油库,他之前潜入时去过一次,里面堆着不少装货用的帆布,而且油库空间大,四周都是围墙,比人来人往的食堂更适合团伙秘密聚集。“老吴要么是记错了,要么是故意说反了——虎哥很可能把聚会地点改到了油库,想引我们去食堂扑空,自己趁机跑路。”
“那得赶紧跟王大叔确认。”李建国起身就要拿外套,却被林砚拦住。“不行,您现在去太显眼。”林砚扯了扯自己的蓝布棉袄,“我已经跟王大叔约好,今天下午在码头拐角的小卖部见,我去最合适。”
李建国看着林砚眼底的红血丝——这几天为了盯梢,林砚几乎没睡过整觉,可眼下确实没有更稳妥的办法。他从抽屉里摸出个磨得发亮的铜哨子,塞到林砚手里:“这是老林(林砚父亲)当年用的,有事就吹三下,我在码头外围安排了人,三分钟内准到。”
林砚握紧铜哨,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心里一暖。他把之前记情报的烟盒纸折成小块,塞进棉袄内袋,又往脸上抹了点煤灰,才低着头走出警局。
码头的风比上午更烈,扛着货物的搬运工们缩着脖子往前走,嘴里呼出的白气很快消散在煤尘里。林砚刚走到小卖部门口,就看见刀疤带着两个小弟靠在门框上抽烟,目光扫过往来的人,像是在找什么。
他心里一紧,赶紧转身往旁边的煤堆走,假装要捡地上的煤块。没走两步,背后就传来刀疤的声音:“喂,那个苏北的,过来!”
林砚放慢脚步,心里快速盘算——刀疤之前见过他“摔破粮袋”的样子,要是现在露怯,反而会被怀疑。他转过身,故意露出憨厚的笑:“刀疤哥,您叫我?”
刀疤吐掉烟蒂,踩在脚下碾了碾:“虎哥让问的,你这几天见没见到生面孔?”他眼神里的凶光让林砚攥紧了口袋里的铜哨,嘴上却依旧装糊涂:“生面孔?就昨天有个卖糖葫芦的来过,其他都是熟脸啊。”
旁边的小弟突然推了林砚一把:“你没骗我们?要是看见警察,小心你的腿!”
“不敢不敢!”林砚故意踉跄了一下,顺势从口袋里摸出两个皱巴巴的糖块——那是他早上从警局食堂拿的,“哥几个吃糖,我这几天就想着多扛几袋货,好攒钱回家过年,哪敢惹事啊。”
刀疤接过糖块,捏在手里看了看,没再追问:“行了,滚吧,别在这碍事。”
林砚连忙点头,转身快步走向煤堆后面。直到看不见刀疤的身影,他才松了口气,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。他绕到小卖部后门,轻轻敲了三下——这是他跟王大叔约定的暗号。
门很快开了条缝,王大叔探出头,看见是林砚,赶紧把他拉进去。小卖部里弥漫着酱油和醋的混合味,王大叔关上门,压低声音:“小林,你可算来了!我正想找你,虎哥那边有动静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