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> 第239章 仓库余烬藏旧怨,指纹锁凶慰忠魂

第239章 仓库余烬藏旧怨,指纹锁凶慰忠魂(1/2)

目录

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里,日光灯管嗡嗡作响,将桌面上的旧档案照得纤毫毕现。林砚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,上面“1980年南州纺织厂仓库纵火案”的字样,像一根细针,扎得他心口发紧。

这是父亲林卫国生前未破的最后一案。

五年前穿越而来,从懵懂的见习刑警到如今的刑侦大队队长,林砚早已不是那个只能依赖现代科技的警校高材生。可每当翻起这宗旧案,他依旧会想起初到警局时,老队长李建国递给他这个档案袋时凝重的眼神:“你爸是个好警察,这案子,是他的心病,也是咱们局的遗憾。”

1980年冬夜,南州纺织厂仓库突发大火,烧毁了价值百万的棉纱,更让带队救火的刑警林卫国葬身火海。当年定论为意外失火,可林砚从父亲的私人日记里发现了疑点——日记最后几页反复提到“仓库账目异常”“有人盯梢”,显然,这绝非意外。

“林队,省厅送来的指纹比对设备调试好了!”技术员小张的声音打断了林砚的思绪。

林砚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。这台简易指纹比对仪,是他破获跨省连环杀人案后,力排众议从省厅申请调拨的,也是南州市公安局第一台现代化刑侦设备。今天,它或许能揭开五年前的真相。

“走,去物证室。”林砚抓起档案袋,快步走向二楼。

物证室里弥漫着樟脑丸的味道,架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案件的物证,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。1980年纵火案的物证被单独放在一个木箱里,上面贴着“已结”的封条,字迹早已模糊。

林砚小心翼翼地拆开封条,里面是烧焦的布料碎片、一截断裂的木棍、还有一个变形的铁皮煤油灯——当年认定的起火点。

“当年技术有限,只提取到一些模糊的指纹,根本无法比对。”李建国不知何时走了进来,手里端着两杯热茶,“我记得你爸当年反复检查过这个煤油灯,说总觉得不对劲。”

林砚接过茶杯,指尖传来暖意。他将煤油灯放在操作台上,戴上手套,用软毛刷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。煤油灯的金属外壳已经严重变形,但灯芯底座的缝隙里,似乎还残留着一些黑色的污垢。

“小张,准备试剂和指纹提取膜。”林砚沉声道。

小张立刻忙碌起来,将专用试剂喷洒在煤油灯表面。片刻后,原本看不见的指纹逐渐显现出来,虽然依旧有些模糊,但比当年提取的清晰了许多。林砚小心翼翼地用提取膜将指纹拓印下来,然后放进指纹比对仪中。

“数据库里已经录入了当年纺织厂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的指纹,只要比对成功,就能锁定嫌疑人。”小张盯着屏幕,语气有些紧张。

办公室里一片寂静,只有仪器运行的嗡嗡声。林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,他仿佛能看到父亲当年在火场中坚毅的身影,看到他在日记里写下的困惑与不甘。

“嘀——”仪器发出一声轻响,屏幕上显示出比对结果。

“林队,有匹配!”小张激动地喊道,“是当年纺织厂的副厂长,王富贵!”

林砚猛地攥紧拳头,指节泛白。王富贵,这个名字在父亲的日记里出现过,标注着“账目不清,有重大嫌疑”。当年因为没有直接证据,加上王富贵人际关系复杂,此事最终不了了之。

“立刻申请逮捕令!”林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李队,麻烦你带人去查一下王富贵的下落,他现在应该退休了,据说在城郊开了个小工厂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