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 铁证如山:审讯室里的最后防线(2/2)
“在他家里的一个铁盒子里,藏在床底下。”王虎如实交代,“我本来想杀了他之后,去他家把证据找出来销毁,可当时太慌了,烧完车就赶紧回来了,还没来得及去。”
林砚立刻给赵伟打了电话,让他带人去张强家搜查,提取相关证据。
挂了电话,审讯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王虎低着头,肩膀一抽一抽的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我错了……我不该杀他……我对不起他,对不起我的家人……”
林砚看着他,心里没有丝毫同情。冲动不是犯罪的借口,一次错误的选择,毁掉了两个家庭,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。
“王虎,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?比如你作案的详细过程,有没有同伙?”林砚问道。
“没有同伙,都是我一个人做的。”王虎摇摇头,“我把他勒死后,先把他的车开到荒坡,再回来开我的货车,把他的尸体搬过去,放在驾驶座上,绑好双手,泼上汽油点燃,然后就开车回来了,沿着小路走的,怕被人看到。”
林砚点点头,让记录员把王虎的供述整理好,让他签字按手印。
走出审讯室,外面的阳光已经透过窗户照了进来,驱散了一夜的阴霾。技术组的同事传来消息,在老国道旁的排水沟里,找到了一根带有血迹的尼龙绳,经过初步检测,血迹与张强的dNA吻合,绳子的粗细和勒痕也与尸体颈部的痕迹一致。
赵伟那边也传来了消息,在张强家床底下的铁盒子里,找到了王虎几年前走私货物的账本和相关凭证,证据确凿。
苏晓的尸检报告也已经出来了,死者张强,男性,38岁,颈部有明显的勒痕,窒息死亡,死亡时间大约在昨晚八点到九点之间,与王虎的供述完全吻合。尸体身上的捆绑痕迹,也与现场情况和王虎的说法一致。
林砚拿着一叠厚厚的证据报告,走进了李建国的办公室。
“李队,证据链已经完整了。”林砚把报告放在桌上,“王虎的供述、dNA比对结果、作案工具、刹车配件、轮胎印、汽油收据、走私证据,所有的线索都能对应上,足以定罪。”
李建国拿起报告翻了翻,点点头,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:“好!辛苦大家了,这案子总算告一段落了。雨夜焚尸,手段残忍,还好我们及时锁定了嫌疑人,没有让凶手逍遥法外。”
“接下来就是把案件移交检察院,提起公诉。”林砚说道,“另外,王虎走私货物的案子,也需要移交相关部门处理。”
“嗯,我安排人去办。”李建国站起身,伸了个懒腰,“忙活了一夜加一上午,总算能喘口气了。你也去休息休息,看你眼睛都红了。”
林砚摇摇头,脸上带着一丝倦意,却依旧精神饱满:“不了,我去看看技术组的收尾工作,再跟张强的家人沟通一下,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。”
走出办公室,刑侦大队里一片忙碌却有序的景象。技术组的同事在整理物证和报告,警员们在汇总走访记录,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破案后的轻松。
林砚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明媚的阳光,心里却没有太多的轻松。这起焚车案虽然破了,但背后的恩怨纠葛,两条人命的逝去,依旧让人心情沉重。他想起王虎提到家人时的悔恨,想起张强家人得知噩耗后的悲痛,更深刻地体会到,作为一名刑警,肩上的责任有多么沉重。
这时,赵伟从外面走了进来,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:“林队,我刚从张强家回来。他老婆哭得快晕过去了,说张强这段时间一直跟她念叨,后悔跟王虎抢生意,还说王虎走私的事,他本来没想举报,就是想吓唬吓唬他,让他以后别再针对自己……”
林砚闻言,心里一阵唏嘘。一场生意纠纷,一句随口的威胁,最终酿成了惨剧。如果当时王虎能冷静一点,如果张强没有说那句威胁的话,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。可世上没有如果,犯罪一旦发生,就必须付出代价。
“让社区的工作人员多照顾一下张强的家人,有什么困难尽量帮忙解决。”林砚吩咐道。
“放心吧,已经安排好了。”赵伟点点头,“对了,王虎的家人也来了,在外面等着,想见他一面,要不要让他们见?”
林砚沉默了片刻,摇了摇头:“现在还不行,等案件移交检察院后,按照规定安排会见吧。告诉他们,好好照顾孩子,让王虎在里面好好改造,争取宽大处理。”
赵伟应了一声,转身离开。
林砚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,拿起笔,开始整理案件的总结报告。窗外的阳光洒在纸上,字迹清晰而有力。他知道,这起案子的结束,意味着新的案件可能随时会发生。作为一名刑警,他能做的,就是坚守岗位,用手中的证据和法律,维护正义,守护一方平安。
就在这时,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。林砚接起电话,耳边传来新的报案信息:“警官,市中心的珠宝店被抢了!劫匪戴着口罩和帽子,抢走了价值百万的珠宝,还伤了人!”
林砚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,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。他挂了电话,起身喊道:“李队、苏晓、赵伟,市中心珠宝店劫案,有人受伤,立刻出发!”
办公室里再次响起急促的动静,警笛声很快又一次划破了城市的宁静,朝着新的案发现场疾驰而去。对于林砚和刑侦大队的所有人来说,破案的道路没有终点,正义的追寻永不停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