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> 第334章 无名男尸:仓库里的身份谜题

第334章 无名男尸:仓库里的身份谜题(1/2)

目录

1990年冬末的晚风裹着寒意,吹得城西仓库区的铁皮屋顶哗哗作响。林砚带着苏晓、赵伟赶到时,派出所的警员已拉起警戒线,昏黄的手电筒光下,仓库门口的积雪被踩得凌乱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与铁锈气息。

“林队,尸体在仓库最里面的货柜旁发现的,是仓库管理员早上来清点货物时看到的,吓得当场就报了警。”派出所警员迎上来,脸色凝重,“仓库平时很少有人来,除了管理员,只有几个固定的货主偶尔来提货,现场看着没什么明显打斗痕迹。”

林砚点点头,戴上手套,跟着警员往仓库深处走。仓库内部昏暗潮湿,堆着不少打包好的纸箱和木质货盘,地面散落着细碎的木屑和灰尘。走到仓库尽头,一具男性尸体蜷缩在货柜旁,身上盖着一块破旧的帆布,帆布边缘已被血迹浸透,呈暗红色。

苏晓立刻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掀开帆布,开始初步尸检。林砚则拿着手电筒,仔细勘查尸体周围的环境:货柜上没有明显的划痕,地面除了管理员的脚印,还有一串模糊的男士皮鞋印,鞋底花纹呈菱形,延伸至仓库后门,而后消失在门外的积雪中。

“死者男性,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,身高一米七五上下,”苏晓的声音在安静的仓库里格外清晰,“颈部有一道锐器造成的伤口,深度达三厘米,切断了颈动脉,应该是致命伤;身上没有明显的抵抗伤,推测是被人从背后突然袭击;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。”

林砚凑过去,注意到死者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装外套,裤子是灰色的劳动布材质,脚上的皮鞋已经磨损严重,鞋码与地面的脚印一致。他翻了翻死者的口袋,里面空空如也,没有身份证、工作证,甚至连一分钱都没有,显然凶手在作案后,刻意拿走了死者身上能证明身份的物品。

“凶手有备而来,而且很可能认识死者,知道他会来仓库,”林砚站起身,目光扫过周围的货柜,“仓库后门的脚印通向外面的小巷,小巷连接着城西的主干道,凶手作案后应该是从那里逃离的。赵伟,你带着人去排查小巷及主干道的监控,虽然监控不多,但说不定能拍到可疑人员或车辆。”

“明白!”赵伟立刻转身带人离开。

苏晓这时又有了新发现:“林队,你看死者的手腕,这里有一圈淡淡的勒痕,虽然不深,但能看出是被绳索之类的东西束缚过;而且他的指甲缝里,有一点绿色的碎屑,像是某种植物的叶子。”

林砚接过苏晓递来的物证袋,里面装着那点绿色碎屑,对着手电筒的光看了看:“这碎屑看着像是爬墙虎的叶子,仓库周围有没有爬墙虎?”

派出所警员立刻回答:“仓库外墙爬满了爬墙虎,后门小巷的墙上也有不少,说不定是死者挣扎时从墙上刮下来的。”

“不一定是死者挣扎时刮的,也可能是凶手身上沾到的,”林砚思索道,“先把碎屑带回实验室检测,确认是不是爬墙虎,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成份。另外,苏晓,你尽快完成尸检,看看能不能从尸体身上找到更多线索,比如死者的职业、近期的活动轨迹之类的。”

安排好现场勘查,林砚又去询问仓库管理员。管理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,姓陈,此刻还心有余悸:“林警官,我每天早上八点来仓库清点货物,今天一进来就闻到一股血腥味,走到里面就看到了尸体,吓得我腿都软了。这仓库平时除了货主,没人会来啊,怎么会有人死在这里呢?”

“最近有没有货主来提货?或者有没有陌生人来仓库附近徘徊?”林砚问道。

“昨天下午有个姓刘的货主来提过货,拉的是一批布料,除此之外就没别人了,”陈管理员回忆道,“至于陌生人,我最近没看到过,不过这仓库位置偏,晚上很少有人经过。对了,死者看着有点眼熟,好像前几天来仓库找过姓刘的货主,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不清楚。”

“姓刘的货主?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吗?”林砚眼睛一亮,这或许是找到死者身份的关键线索。

陈管理员连忙从抽屉里翻出一本登记册,指着上面的记录:“就是这个刘建国,他在城西开了一家布料加工厂,经常来这里提货,联系方式和地址都在上面。”

林砚抄下刘建国的信息,立刻带着人赶往布料加工厂。布料加工厂不大,门口堆着不少布料卷,几名工人正在忙碌。见到警察上门,刘建国有些惊讶:“警官同志,你们找我有事?”

“你认识这个人吗?”林砚拿出死者的照片,递给刘建国。

刘建国接过照片,仔细看了看,脸色瞬间变了:“这是老周啊!周海生!他是我厂里的采购员,前几天还跟我一起去仓库提过货,怎么会……”

“你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?”林砚追问。

“昨天下午,我和他一起去仓库提货,提完货后,他说要去跟一个客户谈生意,就先走了,”刘建国的语气带着惋惜,“老周这个人挺老实的,平时话不多,做事很认真,怎么会被人杀了呢?他有没有什么仇人啊?”

“你知道他昨天要去跟哪个客户谈生意吗?谈什么生意?”

“好像是跟一个叫张老板的客户谈一批棉纱的采购,具体是哪个张老板,我不太清楚,”刘建国回答道,“老周负责厂里的采购,平时接触的客户不少,我只知道他最近在跟人谈棉纱的生意,说要是谈成了,能给厂里省不少钱。”

林砚又询问了厂里的其他工人,得知周海生确实是厂里的采购员,性格内向,没听说过他有什么仇人,但最近好像因为采购棉纱的事,跟人起过争执。“前几天我听到老周在办公室打电话,好像是跟对方谈价格谈崩了,还吵了几句,说‘你这是坑人,我肯定不会同意’,具体跟谁吵的,我没听清。”一名工人说道。

从布料加工厂出来,林砚心里有了初步的方向:周海生的死,很可能与他采购棉纱的生意有关,那个和他谈崩价格的客户,有重大作案嫌疑。他立刻让赵伟调取周海生的户籍信息和近期的通话记录,同时排查名叫“张老板”、从事棉纱生意的人。

回到刑侦大队,苏晓的尸检报告和绿色碎屑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。“林队,死者确实是周海生,四十岁,南州市人,无妻无子,父母早已去世,独自一人生活;他指甲缝里的绿色碎屑就是爬墙虎的叶子,没有其他成分;另外,我在他的胃内容物里发现了少量的白酒和红烧肉,推测他死前曾吃过晚饭,且喝了点酒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