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喋血江山: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> 第14章 金蝉脱壳,暗结新盟

第14章 金蝉脱壳,暗结新盟(2/2)

目录

楚骁心知遇到了明白人,也不再完全掩饰,坦然道:“苏先生谬赞。晚辈不过是据理力争,不愿见小人得志,妄论大势罢了。”

“好一个‘不愿见小人得志’!”苏清远眼中精光一闪,“却不知萧东主心中,何为大势?何为君子?”

这问题比韩昀的挑衅更加犀利,直指核心。沈燕在一旁,不由得屏住了呼吸。

楚骁沉吟片刻,正色道:“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然无论分合,根基在于民心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古训昭然。当今之世,弑君篡位者高居庙堂,割据一方者只顾私利,边患频仍,民生凋敝,此非大势,乃是乱局。真正的大势,当是扫除奸佞,重整河山,使百姓安居乐业。至于君子……”他看向苏清远和顾谦,“当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心系苍生,坚守道义之辈,如二位先生这般,于浊世中保持清流,启迪民智。”

他这番话,已然超出了商贾身份,隐隐透出了逐鹿天下的志向与评判标准。

苏清远和顾谦对视一眼,眼中皆有震动。沉默良久,苏清远才缓缓道:“萧东主……果然非常人。老夫冒昧问一句,东主与西北玉门关,可有渊源?”

话问到这一步,几乎挑明。楚骁知道,此刻再隐瞒已无意义,反而显得没有诚意。他深吸一口气,迎上苏清远探究的目光,沉声道:“不敢隐瞒先生,晚辈并非萧远,我姓楚,单名一个骁字。”

尽管已有猜测,但当“楚骁”二字真正出口时,书房内依然一片寂静。顾谦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,苏清远抚须的手也停了下来。

片刻后,苏清远长长吐出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复杂而又释然的表情:“果然是你……率孤军抗狄、收复五十城、檄文讨贼的楚骁楚将军!老夫早该想到,除了你,还有哪个北地来的年轻人,能有如此气魄胆识!”

顾谦更是激动地站起身,躬身一礼:“顾谦有眼无珠,不知将军当面,失敬!”

楚骁连忙扶住顾谦:“顾先生不必多礼。楚某此次隐秘南下,实有不得已的苦衷,化名行事,还望二位先生见谅。”

身份挑明,气氛反而变得更加坦诚和热烈。苏清远坦言,他虽是苏家旁支,但早已对家族部分人与陆家争权夺利、甚至有意依附赵元庚的行为感到不满。他与顾谦等一批有识之士,更担忧江南的未来,不愿见这片繁华之地卷入北方的战乱,或成为野心家的附庸。

“楚将军,”苏清远神色凝重,“赵元庚对江南志在必得,陆家态度暧昧,苏家内部意见不一。将军此番南下,欲如何破局?”

楚骁知道,这是争取江南士人支持的关键时刻。他整理思绪,将自己的困境和初步构想和盘托出:“当下之要,一在打破物资封锁,二在争取江南人心,三在寻找战略盟友。楚某需要一条稳定的渠道,获得江南的粮食、布匹、药材,尤其是盐铁(虽管制严格,但必有黑市或可疏通之处)。同时,需让江南百姓和士人知晓,西北并非只有杀伐,亦有保境安民、重建秩序之志。至于盟友,”他看向苏清远,“若苏氏一族中,能有如先生这般明事理、顾大局者,楚某愿倾诚相待。”

苏清远沉吟道:“物资渠道,老夫或可设法牵线,但需极为谨慎。人心向背,非一日之功,将军之志,老夫与顾谦愿在士林中代为传播。至于苏家……”他叹了口气,“家主更看重眼前利益,与陆家争斗正酣,短期内欲使其明确支持将军,恐非易事。不过,老夫可尽力周旋,至少为将军争取一个暗中往来、互通声气的机会。”

这已是目前能得到的最大承诺。楚骁起身,郑重一礼:“如此,楚某先行谢过先生!先生高义,楚骁铭记于心!”

就在楚骁与苏清远、顾谦密谈之时,庐陵城陆府内,韩昀正脸色铁青地听着属下关于跟踪失败的汇报。
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韩昀气得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,“连两个人都跟不住!”

“公子息怒,”一名心腹低声道,“对方显然早有准备,身手极为了得,像是军中高手。这个萧远,绝对有问题!要不要……直接动用官府的力量,全城搜捕?”

韩昀眼中寒光闪烁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:“不行!没有确凿证据,贸然动用官府,打草惊蛇不说,陆家那边也不好交代。陆承宗那个老狐狸,还在观望呢!”他踱步片刻,阴冷地道,“他们肯定还在城里!加派人手,盯紧所有客栈、码头、城门!特别是……和顾谦那些清流有来往的地方!我就不信,他们能飞天遁地!”

他走到书案前,再次提笔,这一次,信中的措辞更加严厉急迫:“……目标疑似西北悍楚,其人身手矫健,党羽精锐,且已与本地士人接触,所图非小!庐陵恐生大变,恳请主上速决断,或增派高手,或施压陆氏,务必将其擒杀或驱逐出江南!”

夜色更深,庐陵城看似平静的水面下,暗流愈发汹涌。楚骁的金蝉脱壳,暂时赢得了喘息之机,并意外地与江南士人搭上了线。但韩昀这张无形的网,正在迅速收紧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