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破局之思,河西狼烟(1/2)
接连两次击退海蛇帮的进攻,固然提振了“海岸守望同盟”的士气,但楚骁心中那根弦却越绷越紧。站在龙潜谷的了望台上,他俯瞰着初具规模的谷地,心中盘算的却是远超出这片山林的天下棋局。
被动防御,绝非长久之计。海蛇帮可以一次次卷土重来,消耗同盟本就有限的力量,而赵元庚掌控中原腹地,资源人力近乎无穷。更何况,根据苏文康带来的消息和与玉门关恢复联系后得到的情报,赵元庚已有派遣大军南下的意图,只是暂时被中原琐事和狄人牵制。一旦他腾出手来,岭南面临的将是雷霆万钧之势。
“必须主动破局。”楚骁对聚集而来的老峒主、岩鹰、苏文康以及刚刚伤愈的王五沉声道,“我们不能只等着敌人来打。”
“萧远兄弟,你的意思是……我们主动出击,去打海蛇帮的老巢?”岩鹰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但随即又皱眉,“可他们在海上,我们……”
“不,不是海上。”楚骁摇头,手指在简陋的沙盘上划过,“我们的优势在山林,弱点也在山林——被困于此。破局的关键,在于打通与外界的联系,获取稳定的补给,尤其是……打通与玉门关的联系。”
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代表内陆的区域:“我们需要一条安全的、能够通往北方的陆路通道。至少,要能将岭南的物产输送出去,将北方的消息、人才、尤其是我们急需的工匠和武器资源接引进来!”
这个想法让众人精神一振,但随即又感到无比艰难。岭南与中原之间,隔着千山万水,更有赵元庚的势力层层封锁。
“此事谈何容易……”老峒主叹息。
“再难,也要做。”楚骁目光坚定,“我们可以分步走。第一步,彻底整合岭南俚人各部,形成一个真正统一的、听号令的整体,而不仅仅是松散的联盟。唯有内部铁板一块,我们才有力量向外拓展。”
他看向众人:“此事,需诸位鼎力相助。我们要派出更多的使者,带着我们两次击败海蛇帮的战绩和诚意,去游说内陆那些尚在观望的大部落,如青溪洞、盘蛇岭,甚至可以尝试接触更西方、与世隔绝的‘云梦大泽’周边的部落。我们要让他们明白,只有联合起来,俚人才能在这乱世中掌握自己的命运。”
“第二步,”楚骁继续道,“利用我们现有的力量,尝试向西北方向,漓水、郁水上游地区渗透、开拓。那里山高林密,官府势力薄弱,若能控制那片区域,便能建立通往黔中、甚至巴蜀的跳板!那里,或许有绕过赵元庚主要封锁线的可能。”
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和野心的战略规划。将岭南从一个孤立的防守据点,转变为连接南北的战略支点。
众人被楚骁的魄力和眼光所折服,纷纷领命,准备全力推动这两步计划。
就在楚骁于岭南谋划打通北上通道之际,漠北狄人的铁蹄,已然踏破了河西走廊的宁静。
狄王阿史那咄吉采纳了西进战略,集结了超过两万精锐骑兵,以左贤王阿史那贺鲁为前锋,如同狂暴的飓风,席卷而来。他们的目标明确——富庶且防御相对薄弱的河西四郡: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。
此时的河西,虽名义上仍归属赵元庚的朝廷管辖,但天高皇帝远,驻军兵力有限,且多年未经大战,武备松弛。面对来去如风、悍勇异常的狄人骑兵,各地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