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砥柱中流,怒海狂涛(1/2)
飞虎营的陷落,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,抽在赵元朗脸上。他意识到,龟缩营垒并非万全之策,楚骁的进攻欲望和能力远超他的预估。被动挨打只会持续失血,动摇军心。
“不能让他再这么肆无忌惮地拔除我们的据点!”赵元朗在帅帐内咆哮,“传令!各部加强警戒,增设暗哨、陷坑。同时,组织精锐,我们也给他来个以攻代守!目标,龙潜城东水寨。”
龙潜城东水寨,依托一条注入南海的河流而建,是联军水军(主要由黎母峒水军和部分归附海商组成)的基地,也是龙潜城与外界(尤其是江南、流求)保持海上联系的生命线。若能摧毁或严重破坏水寨,将极大削弱龙潜城的持久战能力。
一时间,岭南战场的焦点,从陆地部分转向了水陆交织的东线。
就在赵元朗调兵遣将,准备猛攻东水寨之际,一支历经风浪、伤痕累累的船队,正劈波斩浪,驶向岭南海岸。
船队旗舰的船头,站立着一位面容坚毅、身披陈旧皮甲的老将——镇海卫指挥使,沧。他奉楚骁密令,率领镇海卫主力并汇合了程青所能搜罗到的所有忠于旧慕容氏、或心向靖南的水上好汉,突破朝廷水师的层层封锁与追剿,驰援龙潜。
他们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。朝廷意识到了这支水上力量的重要性,调集了数倍于己的战船在沿海巡弋、拦截。沧率领船队,利用对海况的熟悉、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及水手们高超的操船技术,数次与敌遭遇,血战突围。
船舷上残留着箭矢,帆布上打着补丁,甚至有一艘辅助战船因受损过重,在途中被迫弃船。但沧和他的将士们意志如铁,他们深知,龙潜城急需这支水上力量,王爷正在等待他们。
“将军,前方发现朝廷巡哨船!”了望手高声预警。
沧眯起眼睛,望向远处海平面上那几个小黑点,冷哼一声:“不必理会,调整航向,借助这片礁区绕过去。告诉各船,保持队形,全速前进。龙潜城就在前方。”
这支饱经战火的水师,如同归海的蛟龙,不顾疲惫与损伤,坚定地向着最终的战场驶去。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力军,更是维系龙潜城生存与希望的海上命脉。
龙潜城东,龙川入海口。
联军东水寨依山傍水而建,寨墙延伸至水中,设有木栅、了望塔,水寨内停泊着大小战船数十艘,主要是黎母峒的快速桨帆船和一些改装过的商船。寨墙陆路一侧,则加强了防御工事,部署了弩炮和少量火炮。
赵元朗投入了超过五千兵马,其中包含一千人的水鬼(善水性的步兵)和临时征调、集结的近百艘大小战船(多为老旧型号或强行征用的民船),意图水陆并进,一举拿下水寨。
战斗在清晨的薄雾中打响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