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兵锋北指,暗流汹涌(1/2)
龙潜城大捷的消息,如同插上了翅膀,迅速传遍岭南,并向着更远的地方扩散。靖南王旗不仅未被虎贲军踏碎,反而在正面击退了朝廷最精锐的军团,这无疑给所有心向靖南、或是在观望的势力,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
龙潜城内,一片欢腾,但欢庆之中,却蕴含着更加紧张的战备。楚骁深知,击退不等于歼灭,皇甫韬主力犹在,盘踞三江口一线的麴智盛虽勇,但兵力处于绝对劣势,形势依然不容乐观。
“王上,此战缴获甚丰,尤其是铠甲、弓弩,可极大补充我军损耗。”张掖禀报着战果,脸上带着振奋,“将士们士气高昂,皆请命北进,与西州世子合击皇甫韬!”
楚骁站在巨大的沙盘前,目光扫过龙潜至三江口之间的山川河流。“皇甫韬新败,士气受挫,但其主力未损,且已与麴智盛对峙,必有防备。我军新胜,亦需时间消化战果,整编部队。”
他沉吟片刻,决断道:“传令!全军休整三日,犒赏将士,救治伤员,整备军械。同时,派出大量斥候,严密监控皇甫韬主力动向及三江口战况。三日后,留五千兵马守龙潜,其余主力,随我兵发三江口!”
“另,以靖南王府名义,发布檄文,公告天下,历数赵元庚罪状,宣示我靖南拨乱反正之志!号召天下忠义之士,共讨国贼!”
楚骁很清楚,接下来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,更是政治上的博弈。他必须抓住这场大胜带来的声势,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,从割据一方的藩王,向争夺天下的霸主转变。
龙潜城大捷的消息传至京城,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,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金銮殿上,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。赵元庚脸色铁青,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。下方文武百官,噤若寒蝉,无人敢率先发声。
“废物!都是废物!”赵元庚终于爆发,将御案上的奏折猛地扫落在地,“皇甫韬!朕予你精兵强将,竟连一个岭南土寇都剿灭不了!还有赵元朗,丧师辱国,该当何罪!”
兵部尚书硬着头皮出列:“陛下息怒……皇甫将军虽暂受挫,但主力尚存,已回师三江口,不日定可剿灭西州偏师,再图岭南……”
“暂受挫?朕的虎贲军威名扫地!”赵元庚怒吼道,“还有西州!麴文泰老儿,竟敢公然派兵助逆!其心可诛!其心可诛!”
“陛下,”丞相出列,忧心忡忡道,“如今岭南逆焰嚣张,西州公然反叛,北有狄人虎视眈眈(虽阿史那贺鲁暂退,但威胁仍在),江南亦不稳……国库因连年征战,已近空虚,各地征兵征粮,民怨沸腾……是否……暂缓对岭南用兵,先行安抚西州,稳定内部……”
“缓?如何缓?!”赵元庚眼神阴鸷,“楚骁逆贼已称王建制,如今又获大胜,气势正盛!若此时退缩,天下观望者岂不纷纷效仿?届时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!”
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怒火,冷声道:“拟旨!申饬皇甫韬,令其戴罪立功,务必尽快击破西州偏师,重新围困龙潜!若再无功,提头来见!擢升骑都尉王焕为平西将军,统一指挥陇右、荆湖兵马,围剿西州铁骑,断其归路!另,加征天下赋税三成,充作军资!有敢抗命、散播谣言者,杀无赦!”
一道道严苛的旨意下达,显示出赵元庚的焦躁与决心,但也将本就沉重的负担,进一步压在了早已不堪重负的百姓身上。朝堂之上,暗流汹涌,一些原本就对赵元庚统治不满或有异心的官员,心中开始活络起来。楚骁的檄文,此刻正快马加鞭传向四方,与京城压抑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三江口,已成为风暴的中心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