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喋血江山: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> 第79章 余烬未冷,惊澜再起

第79章 余烬未冷,惊澜再起(2/2)

目录

“陛下!陛下!”内侍惊恐的尖叫声、大臣们慌乱的脚步声顿时响成一片。

经太医急救,赵元庚悠悠醒转,但面色灰败,眼神涣散,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。他颤抖着手指着殿外,嘴唇哆嗦着,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。

朝廷的擎天玉柱,皇甫韬和他无敌的虎贲军,倒了!这意味着,朝廷已再无可以野战制衡楚骁的精锐力量!岭南彻底失控,西州公然反叛,江南烽烟四起,漠北狄人虎视眈眈……一幅王朝末路的景象,无比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。

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朝堂上下蔓延。一些官员开始称病不朝,暗中吩咐家人整理细软,准备后路。原本就对赵元庚不满的皇室宗亲、勋贵集团,开始秘密串联。市井之间,流言蜚语更加猖獗,甚至出现了要求赵元庚“退位谢罪”的檄文在暗中流传。

赵元庚强撑着病体,连下数道圣旨:严密封锁战败消息,尽管已不可能,命令各地驻军严防死守,征调一切可用兵员入京勤王,并再次加征“平叛捐”……这些举措,在已然崩塌的威信和濒临崩溃的民心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无力,反而加速了人心的离散。

大厦将倾,独木难支。所有人都感觉到,一场更大的风暴,即将来临。

战场初步打扫完毕,战果统计也呈报上来。此役,阵斩虎贲军超过两万,俘获近万含大量伤员,溃散者无数。缴获完好及可修复的铠甲、兵器、弓弩、马匹数以万计,各类粮秣辎重堆积如山。联军自身伤亡亦超过一万五千人,可谓惨胜。

面对近万名俘虏,尤其是其中大量的伤兵,如何处理成了难题。

有将领主张:“虎贲军乃朝廷死忠,久耗粮草,不如尽数……”

楚骁断然否决:“不可!我军乃仁义之师,岂可行屠戮之事?况且,这些俘虏多为应征士卒,并非赵元庚死党。杀之,徒增暴戾,失却天下民心。”

他下令:“将所有俘虏分开看管,轻伤员与我军伤员一同救治,重伤者尽力施救。愿归乡者,发放少量路费遣散;愿留下者,经过甄别与整训,可编入辅兵或屯田兵。”

这一举措,很快在俘虏中引发了巨大反响。许多本就被强征而来、对朝廷并无好感的士兵,感激涕零,纷纷表示愿意归附。这不仅解决了俘虏问题,更为联军补充了宝贵的、有经验的兵源。

与此同时,楚骁以靖南王名义,发布了《安民告示》与《招贤令》,派人四处张贴、传颂。告示中宣布减免岭南及新控制区一年赋税,鼓励农耕桑织,安定民生。招贤令则明确表示,无论出身、地域,凡有治国用兵之才,或精通百工技艺者,皆可前来投效,量才录用。

一系列政治、军事举措的并行,显示出楚骁已不再满足于割据一方,而是开始以天下为棋盘,落子布局。三江口的余烬尚未冷却,一股新的、更加浩荡的洪流,已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,开始蓄势奔涌。南方的格局已然重塑,而北方的惊澜,才刚刚开始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