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龙旗西指,惊涛暗藏(2/2)
沧举起千里镜,只见河口外海域,一支由二十余艘大型帆船组成的船队正严阵以待。这些船只造型华丽,船体雕刻繁复,巨大的三角帆上绘制着陌生的神灵图案,正是活跃于天竺洋的阿拉干王国(位于今缅甸若开邦)的水师,以其彪悍和擅长海战着称。阿拉干人控制着孟加拉湾东岸的贸易,显然将靖朝舰队的到来视为对其利益的挑战。
“挂出旗语,表明身份,询问意图!”沧试图避免冲突。
对方回应的是战鼓的轰鸣和迅速展开的战斗队形。阿拉干水师仗着熟悉水文,船速快且数量相当,主动发起了进攻!他们并不与靖军进行笨重的炮战,而是利用灵活性和数量优势,试图多方向包抄,靠近后进行他们擅长的接舷跳帮战。
“想玩接舷?”沧冷笑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“传令!各舰以‘靖海级’为核心,结成圆阵,炮口对外!火铳手、弓弩手就位!让他们尝尝什么叫‘刺猬’!”
“钩拒炮准备!瞄准试图靠近的敌船,给我钩住它!”
激烈的海战在戈达瓦里河口爆发。
阿拉干战船如同群狼,从四面八方扑来。靖军舰队则如同蜷缩起来的钢铁刺猬,侧舷火炮不断喷吐火舌,将来袭的敌船一一逼退或击伤。不时有悍勇的阿拉干小船突破火力网,试图靠帮,但立刻就会被数支“钩拒炮”发射的铁锚钩住,动弹不得,随后便迎来靖军火铳手和弓弩手的毁灭性打击。
战斗异常激烈,阿拉干人悍不畏死,靖军则凭借更胜一筹的装备与纪律顽强抵抗。沧所在的“伏波号”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,数艘阿拉干战船同时向其发起猛攻。
“保护都督!”亲兵队长怒吼,带领甲板上的士兵与跳帮过来的阿拉干武士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。沧也拔出了佩刀,亲自砍翻了一名试图靠近的敌兵。
就在战况焦灼之际,沧注意到一艘体型格外巨大、装饰华丽的阿拉干旗舰,正在后方指挥。
“集中所有能调动的火炮,瞄准那艘旗舰!‘火龙出水’准备!”沧抓住了扭转战局的关键。
数门重炮调整射角,轰鸣着将弹雨倾泻向阿拉干旗舰。同时,数支“火龙出水”拖着烈焰,划破天空,虽然大部分被拦截或落空,但有一支幸运地命中了敌舰主桅!
轰然巨响中,阿拉干旗舰的主桅断裂,船帆燃起大火,指挥瞬间陷入混乱!
主帅受创,阿拉干水师的攻势顿时一滞。
“反击!全军压上!”沧抓住战机,下令舰队变阵,从防御转为进攻!
靖军战舰如同出栅猛虎,冲向陷入混乱的阿拉干船队。炮声、铳声、喊杀声震天动地。失去统一指挥的阿拉干水师再也无法组织有效抵抗,纷纷溃散,或沉或逃。
戈达瓦里河口海战,以靖朝水师的惨胜告终。虽然成功击退了强敌,控制了河口区域,但靖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,数艘战船受损严重,伤亡数百人。
沧站在满是血迹和硝烟痕迹的甲板上,望着退去的阿拉干船影和己方需要修理的战舰,眉头紧锁。西洋的复杂与危险,远超预期。这里不再是南洋那般可以轻易横扫的区域,强大的地方势力、未知的航行风险,都在提醒他前路的艰难。
然而,经此一战,靖朝龙旗的威名,也必将随着溃逃的阿拉干船只,传遍天竺东西两岸。帝国的海洋探索之路,在血与火的洗礼中,继续向着未知的西方坚定延伸。而遥远的京城,关于是否继续支持这耗资巨大的远航的争论,或许将因这场血战的消息,再起波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