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喋血江山: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> 第121章 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

第121章 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(2/2)

目录

楚骁高踞龙椅,面沉如水。他手中除了告急文书,还有一份来自西洋定西卫的密报——郑洪的远征舰队已返回,带回了欧罗巴的详细见闻,包括沙俄与欧洲各国的复杂关系。

“罗刹此举,非仅边衅,乃试探我朝底线。若退让,则北疆永无宁日,漠北诸部亦将离心。”楚骁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,带着冰冷的决断,“准镇北王所请,北疆诸军,皆受其节制,务必予敌重创!”

“然,”他话锋一转,目光投向西洋方向,“报复,不止在沙场。传旨西洋都督沧: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!朕要知道,罗刹人在西洋,可有软肋?”

这道旨意意味深长。数日后,一支悬挂着奥斯曼旗帜,实则由靖朝水手操控的快船,悄然驶离定西卫,它的目的地,是沙俄试图染指的黑海沿岸,以及正在与沙俄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那几个欧洲王国……帝国的反击,将同时在冰原与海洋展开。

就在北疆战云密布之时,靖海伯吴昶在大员岛(台湾)的治理也遇到了新问题。移民与土着冲突虽经抚慰稍缓,但山林开发、道路修筑效率极低,制约着岛屿的发展。

这一日,他巡视岛内,看到移民们用最原始的工具砍伐巨木,汗如雨下,进度缓慢。吴昶想起离京前,曾在格物院见过那台名为“麒麟”的机器模型。

“若能以此机器之力,驱动锯木……”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。他立刻修书一封,连同自己对蒸汽动力应用于伐木、采矿的设想,派人火速送往京城格物院。他并不知道,这封来自边疆的信,将会对帝国的技术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。

数月后,北疆捷报与西洋的初步情报几乎同时抵京。

镇北王麴智盛亲率大军,长途奔袭,在雅库茨克城下与俄军激战数日。靖军凭借火炮优势与严整的阵型,大破俄军,攻克雅库茨克外城,焚毁其大量物资,叶尔马克率残部狼狈逃入森林深处。虽然未能竟全功,但此战沉重打击了沙俄在东方的气焰,北海周边部落无不震恐臣服。

而沧派往黑海方向的“奥斯曼”商船也传回消息,成功与正在对抗沙俄的克里米亚汗国及波兰-立陶宛联邦的代理人搭上了线,隐晦地表达了靖朝愿意提供某种程度“间接支持”的意向。

捷报传来,朝野欢腾。然而,就在这胜利的气氛中,几道弹劾镇北王“擅启边衅”、“穷兵黩武”、“耗费国帑”的奏章,也悄然递到了楚骁的案头。矛头隐隐指向了支持北疆用兵的皇次子,以及他背后若隐若现的“格物”、“强兵”理念。

定鼎十五年的靖朝,在北方用敌人的鲜血洗刷了耻辱,在西洋布下了牵制的棋子,在东海孕育着技术的需求,在朝堂则迎来了胜利背后的第一次政治暗流。

楚骁看着捷报与弹章,目光幽深。他嘉奖了北疆将士,驳回了弹劾,却也对皇次子近来与格物院、兵部将领过从甚密的行为,发出了轻微的敲打。

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帝国的扩张之路,注定由白骨与烽火铺就。而通往那至高权杖的道路,也同样开始被无声的博弈与暗箭所浸染。北疆的胜利,只是一个开始,更大的风暴,正在全球视野与内部传承的双重维度上,悄然凝聚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