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我在废土搞仙农! > 第21章 霜刃初试与红玉破晓

第21章 霜刃初试与红玉破晓(1/2)

目录

第二十一章霜刃初试与红玉破晓

银杏叶簌簌铺满政法大学的林荫道,宛如一地散落的碎金。

林燊燊的身影在法理学课堂的肃穆、图书馆穹顶下的寂静与农场滴灌中枢永不疲倦的嗡鸣之间穿梭。

平静的校园生活下,秋意渐浓,暗流已悄然涌动,而远方沃野之上,温室里一抹惊心动魄的红,正悄然刺破深秋的薄雾。

午后,《知识产权法》案例分析课气氛胶着。教授正剖析一桩国际种业巨头状告本土农场的经典侵权案。讨论渐入佳境,家境优渥、以雄辩闻名的刘子铭忽然话锋一转,矛头直指风口浪尖:

“说到专利保护,就不得不提某些打着‘高科技’幌子的农场。亩产高得离谱,价格更是耸人听闻!”他声音拔高,目光锐利地扫过角落里的林燊燊,“没有核心专利壁垒,光靠‘神秘活性物质’这种噱头炒作,能走多远?我看,数据造假是其一,其二怕是游走在专利侵权的灰色地带!迟早步这案例的后尘,被国际巨头碾碎!”

教室霎时落针可闻,所有目光汇聚。

林燊燊平静地合上笔记本,抬眼迎上那挑衅的目光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,穿透了凝滞的空气:

“刘同学混淆了概念。案例中的侵权,在于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受保护的特定基因序列或育种方法。而燊燊农场的产品特性,根植于独特的种植环境管理体系和生态调控技术,核心是过程,而非某个专利‘物质’。”

他指尖在平板上轻划,欧盟SGS有机认证与国家检测报告的摘要瞬间投影在旁侧的屏幕上。

“‘生机因子’是对效果的科学描述,并非专利标的。至于价格,”他微微一顿,“市场为安全、健康、极致品质买单,何来炒作?至于国际巨头…”他目光扫过刘子铭微变的脸,“欢迎他们拿着侵权证据,法庭上见真章。”

法条如精准的手术刀,将对方裹挟在“造假”与“侵权”指控下的锋芒寸寸剥离。

刘子铭一时语塞,教授眼中则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。

教务处长办公室的空气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。林燊燊将一叠厚重的文件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,并非恳求,而是陈述。

“国家发明专利受理通知书——农场智能滴灌系统核心。”

“‘仙农’品牌市场估值报告及高端渠道合作协议。”

“已发表的《盐碱地产权流转法律风险及应对》期刊论文。”

他语调平稳,却蕴蓄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依据《高等教育法》第xx条及本校《学分认定管理办法》第x款,学生林燊燊申请适用弹性学制。核心课程保证面授与考核前提下,申请部分课程免听(完成作业考核),并以高水平研究报告或实践成果申请替代相关选修学分。目标是二年内完成学业。所有成果,接受任何形式复核。”

处长翻阅着手中的文件。发明专利书冰冷的质感,数据报告里严密的逻辑,法律论文透出的专业锋芒,……这早已超脱了“特长生”的范畴,是一个将学术、实践、产业熔铸一体的罕见实体。

任何质疑在这份沉甸甸的证据链前都显得苍白无力。短暂的合议后,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特批文件递到了林燊燊手中——通往提前毕业的路径,被他以无可辩驳的硬实力,凿开。

农学院牵头的“生态农业技术交流会”茶歇时间,咖啡香气氤氲。一位风度翩翩的“周博士”——名片上印着海外归国土壤修复专家的头衔,端着咖啡杯,热情地围在林燊燊身边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