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金穗入砚与法槌初鸣(2/2)
林燊燊神色未变,指尖在答题板上飞舞。没有迟疑,没有涂改。一行行逻辑严密、引注详实、结合了大量最新司法解释和燊燊农场土地流转实例的文字,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。十分钟倒计时结束的提示音响起时,他的答案已完美提交。虚拟屏幕上投射出的文字,让审判席上的赵教授眼中精光连闪。
“第二题,案例分析。”赵教授声音更沉,“燊燊农场与‘荣通物流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约定由荣通承担部分原料输入。后因炎江航道突发地质灾害,荣通无法按时履约,导致农场新垦区四十万亩秋茭苗移栽延误一周,可能造成巨额减产。燊燊农场主张荣通承担违约及预期收益损失。荣通以不可抗力(地质灾害)抗辩。作为燊燊农场代理律师,你的诉讼策略及核心法律依据?”
题目直接取材于燊燊农场刚发生的现实困境!火药味十足!
林燊燊眼神微凝。他闭上眼,仿佛瞬间置身于农场那因航道阻塞而堆积如山的原料旁,置身于因缺水而叶片微蔫的秋茭苗田边。仅仅一秒,他睁开眼,指尖再次舞动:
“第一,核心诉点:合同目的根本性障碍。依据《民法典》第580条,迟延履行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,非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并索赔。一周延误对秋茭苗移栽窗口期构成致命影响,构成根本违约。
第二,否定不可抗力抗辩。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80条及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,荣通作为专业物流公司,对炎江航道地质风险应有高于常人的预见义务及规避能力(如投保、备用路线预案)。其未能充分举证已尽最大努力避免损害,不可抗力主张不成立。
第三,损失计算。结合神农系统历史数据模型,精确量化移栽延误导致的预期减产损失,并主张其为订立合同时可预见的损失范围。同时,主张其为减少损失支出的额外成本(如紧急空运部分原料费用)。
第四,诉讼保全。立即申请冻结荣通部分银行账户或等值资产,确保执行。”
答案清晰、狠辣、直指要害!完全跳出了学生答题的框架,是真正顶级商事律师的诉讼思维!旁听席上,连刘子铭脸上的讥诮都僵住了。
赵教授和其他考官交换着震惊的眼神。连续五题,题题刁钻,题题被林燊燊以超越年级的深度、广度和近乎冷酷的实务逻辑完美击破!这根本不是考核,更像是一场单方面的知识碾压!
“最后一个问题,”赵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,他抛开了题库,目光如鹰隼般直视林燊燊,“抛开法条。你身兼学生、农场主、国家战略基地负责人多重身份。在你看来,法律,在这片你亲手从废土中唤醒的土地上,扮演着什么角色?它应是冰冷的栅栏,还是……别的什么?”
全场寂静。这是灵魂拷问。
林燊燊沉默了几秒。他抬起头,目光扫过模拟法庭庄严的穹顶,仿佛穿透了空间,看到了晴湖畔矗立的“金穗丰碑”,看到了那片等待点亮的炎漠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耳边:
“法典是界碑,划清混沌,定分止争。它应该是犁头,劈开废土上的荆棘与不公,让规则成为滋养新生的沃土;它更应是捆金穗的绳,将科技、资本、人力与对这片国土的责任,紧紧束在一起,结出名为‘秩序’与‘希望’的果实。在燊燊农场,法律不是栅栏,是开荒的铧,是束穗的绳。废土之上,当立新碑,碑文是法,基座是民。”
话音落下,模拟法庭内落针可闻。
几秒钟后,审判席上,赵教授第一个站起身,用力地、缓慢地鼓起掌来。紧接着,其他考官、旁听的教授、甚至部分学生,都情不自禁地跟着站了起来。掌声从零星到汇聚,最终化为一片由衷的、震撼的雷鸣!这掌声,不仅是对学识的认可,更是对一个年轻人格局与担当的最高致敬!
林燊燊平静地起身,微微躬身。他目光扫过旁听席,看到苏晴不知何时也来了,正站在角落,杏眼亮得惊人,用力地拍着手,唇角高高扬起,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。
教务主任匆匆走上审判席,与考官们低声快速交流了几句,随即面向全场,声音激动地宣布:“经考核组一致认定,林燊燊同学所申请五门大三核心课程——全部通过!成绩评定:特优!”
全场哗然!随即是更热烈的掌声!
刘子铭脸色灰败地坐在座位上,看着那个一身唐装、在掌声中依旧沉静如水的背影,第一次感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赵教授走到林燊燊面前,苍老的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,眼中满是激赏:“好!好一个‘开荒的铧,束穗的绳’!林燊燊,你这五门课的学分,我给了!政法大学以你为荣!有没有兴趣,来跟我做最高法那个‘国家战略背景下农业用地法律保障体系重构’的课题?这才是真正的‘束穗之绳’!”
林燊燊看着老教授眼中燃烧的学术火焰,又看了看窗外那片象征着更广阔天地的蓝天,点了点头: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。”
开学礼的“炎蜜”清甜尚在唇齿,模拟法庭的法槌余音已落。金穗入砚,法槌初鸣。废土之上走出的年轻人,在知识的殿堂里,用五门特优的成绩单,为自己,也为那片土地的未来,敲响了新的序章。束穗之绳,已在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