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 巴掌大的救命稻草!高原呼吸宝的威力!(1/2)
“结果出来了。”
林卫国让人取下连着玻璃罩的气体分析仪,把数据读出。
“氧气纯度,百分之九十五点三!二氧化碳含量,低于百万分之五!
没有一氧化碳、硫化物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!”
“纯度百分之九十五!”
老专家听见这个数,声音都在抖。
“我的天,这比咱们医院用的医用氧气纯度还要高!”
要知道现在医院里用的瓶装氧气,都是电解水造,
贵得要死不说,纯度也就百分之九十三晃荡。
这台看着不起眼的机器,
居然能从空气里直接“筛”出医用级别的高纯度氧气!
“这机器,一钟头能产多少氧气?”
卫生部的一位领导急吼吼地问。
“这台是小样机,每小时产氧五立方米,够十几个重症病人同时吸。”
林卫国回答。
“后面量产的型号个头更大,产氧量能翻三到五倍。
一台机器就顶一个前线团级医院的全部用量。”
“太好了!太好了!”卫生部领导激动地搓着手。
这玩意儿要是铺开,
每年能从老大哥那儿省多少买瓶装氧气的外汇?
能多救活多少人?
他看林卫国的眼神,就跟看活菩萨差不多。
就在所有人都为“生命方舟一号”的成功兴奋时,
林卫国又让人拿来个新东西。
一个巴掌大小,军绿色的金属小罐子,像个小号的暖水壶。
罐子一头有个能拧的阀门,
另一头连着根细塑料管和一个呼吸面罩。
“林总师,这又是啥宝贝?”老专家好奇地问。
“这是给咱们突击队和巡逻兵准备的救命玩意儿。”
林卫国掂了掂手里的罐子。
“单兵化学自生氧气罐,我叫它‘高原呼吸宝’。”
“就这么个小东西,能出氧气?”
“能。”
林卫国拧开阀门,一股气流从软管里冲出。
然后把出气口对准一个点着的酒精灯,那黄色的火苗“呼”的一下,
变成明亮的蓝白色,还发出一阵轻微的爆鸣。
“纯氧!”
在场的专家都懂这道理,只有高纯度的氧气才能让火烧得这么旺。
“这里头是啥原理?”
“氯酸钠和铁粉。”林卫国解释,
“拧开阀门,撞针刺破一个装催化剂的小管子。
两样东西混一起就发热分解出氧气。
铁粉是用来控制速度,让它能平稳、持续地出气。”
“这么个小罐子,能用多久?”
“正常用,能供氧两个钟头。
要是情况紧急,供氧量加倍,也能用半个钟头。
够一个突击兵打完一次冲锋,或者一个巡逻兵撑到人来救他。”
两个小时!
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给砸蒙。
一个巴掌大的小东西能提供两个钟头的救命氧气!
这不就是说咱们的战士能把“平原”的环境,揣在兜里带上战场!
“林总师,您……您真是个神人!”老专家已经想不出别的词。
步枪、发动机、制氧机……
一个多月,林卫国像个变戏法的,
把一个个吹牛皮一样的想法都变成了现实。
不止解决了装备的问题,更是从根子上改变人在高原的活法。
“这些都还是样品。”林卫国摇摇头,
“真正的考验不在实验室,在高原上。”
“通知各个项目组,所有样机立刻封装。
三天后,咱们带着这些‘新玩具’,去一个真正能检验它们的地方。”
“咱们去昆仑山。”
昆仑山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