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 定海神针·暗礁隐现(1/2)
汉东省委常委会会议室,气氛庄重而肃穆。
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,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,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凝重。
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,关乎京州市建委副主任孙连城的任命。
自从光明峰项目二期拆迁工作依法依规、顶着巨大压力顺利推进后,孙连城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副处级干部,因其“敢于坚持原则、勇于担当”的作风,进入了省委更高层面的视野。
尤其是在之前那次专项工作会议上,陆则川旗帜鲜明的力挺,沙瑞金一锤定音的支持,已经为他的晋升铺平了道路。
组织部门负责人宣读了拟任命孙连城为京州市建委主任(正处级)的提议,并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实绩和考察情况。
提议刚宣读完,会议室里出现了片刻的寂静。随即,一位素来与田国富遗留势力关系密切的常委,扶了扶眼镜,慢条斯理地开口了:
“孙连城同志的原则性,我们是肯定的。但是不是……太强了一些?建委工作千头万绪,需要协调方方面面,有时候过于耿直,不懂变通,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,甚至……破坏团结?”
他的话看似委婉,实则暗藏机锋,将“坚持原则”与“影响效率”、“破坏团结”挂钩,试图动摇提议的根基。
他话音刚落,另一位常委也适时附和:
“是啊,京州是省会,建委主任位置关键。孙连城同志缺乏主持全面工作的经验,一下子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,是不是有点……操之过急?是不是可以先在副主任位置上再锻炼一段时间,或者平调到其他岗位熟悉一下情况?”
质疑的声音接连响起,目标直指孙连城的资历和行事风格。这些人未必都与西山势力有直接瓜葛,但其中不乏保守观望者,或是曾被孙连城的“不通人情”得罪过的人,此刻趁机发声,试图阻挠。
李达康坐在位置上,脸色已经沉了下来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这是他发怒的前兆。他刚想开口,却被陆则川一个眼神制止。
陆则川面色平静,等质疑的声音稍歇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:
“关于孙连城同志,我想谈两点。”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刚才发言的几人,那目光并不锐利,却让被扫视的人不由自主地移开了视线。
“第一,什么是效率?牺牲程序、牺牲原则换来的速度,那是伪效率,是埋下隐患的短视行为!真正的效率,是在规则框架内,用最科学、最严谨的方法,达成最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果!”
“孙连城同志在光明峰项目上顶住压力,坚持依法拆迁,看似慢了,实则夯实了基础,避免了后续无穷无尽的麻烦和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,这才是真正的高效率!”
他顿了顿,语气加重:“第二,关于经验和团结。经验是在实干中积累的,不是等来的!我们用人,不能只看资历,更要看品格,看担当,看是否敢于为了公共利益碰硬得罪人!”
“至于团结,我们讲的团结,是在坚持真理、遵守原则基础上的团结,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,更不是和稀泥!如果因为坚持原则、依法办事就被认为是破坏团结,那我们要这样的‘团结’何用?”
他的话语掷地有声,逻辑严密,直接将对方的质疑驳得体无完肤。会议室里一片寂静,落针可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