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> 第4章 灵力与热力学的碰撞

第4章 灵力与热力学的碰撞(1/2)

目录

丹房里,柴火重新燃起,橘红色火舌舔着丹炉厚重的底,映得炉身泛着暖光。但跟原主往日里攥着柴火、眼神发慌,全靠“感觉”猜火候的模样不同,此刻的姜逸,脊背挺得笔直,指尖悬在火上却不忙动,活脱脱像个站在精密仪器前的工程师——每一步都透着章法。

他没急着投药材,先沉下心做预处理。抓起那捆青翠的三年生青叶藤,指尖捏着小刀,刀刃贴着藤皮轻轻一划,粗糙的外皮就像蜕壳似的被剥下来,露出里面嫩白的藤芯。原主以前直接整根扔进去,藤皮的纤维素裹着药效出不来,这次他特意把藤芯切成小段,每段长度差不超过半指。

“系统,扫一下处理后的藤段。”姜逸念头刚落,界面就弹出数据。

【表皮去除率98.7%,段长方差仅原方式15%,有效成分暴露面积+40%——后续受热更匀,药性析出率至少提三成。】

他点点头,科学炼丹的第一步,就是把“模糊”变“精确”,先从控制原料变量开始。

接着对付赤精矿。他把矿石放进石臼,捣的时候没瞎使劲,而是盯着系统给的粒度建议——要“粗砂不超米粒大,细粉不飞散”。捣一会儿就停下来,用指腹捻捻矿砂,感觉差不多了,再倒进细孔筛网里晃。簌簌声中,粗碎石和白花花的杂质被筛出去,剩下的矿砂颜色匀了不少,握在手里沉甸甸的,全是能出药效的好东西。

凝露草则放进原主唯一的玉碗里,加了点山泉水。他没泡太久,就浸了盏茶的功夫——系统说这草“吸水分能活,泡久了灵气跑”,刚好让蔫叶挺起来,又不浪费半分灵气。

预处理完,姜逸的目光才落回火焰上。传统丹修总说“武火急煎”“文火慢炖”,可“武火”是多少度?“文火”要烧多久?全凭感觉猜,误差大得离谱。但现在,他脑子里装着pId算法,手里握着“量化”的钥匙。

“系统,把炉温实时量化,建个灵力和温度的对应模型。”

【热力学扫描启动……灵力-热通量模型生成(初级精度)!当前炉温预估误差±15c,可提供pId灵力输出建议。】

界面上立刻跳出坐标系:横轴是时间,纵轴是温度。一条红色虚线稳稳画在上面,是姜逸根据药材反应需求设的“理想温度轨迹”;而代表实际炉温的蓝色曲线,正随着柴火燃烧慢慢往上爬,却歪歪扭扭,跟红线差着一大截。

姜逸深吸一口气,分出一缕灵力——不再是原主那样瞎裹火焰,而是像拧水龙头似的,轻轻“调”着柴薪的燃烧速率。

“当前误差50c,比例p要加力,得让热通量再提提!”

“积分I开始攒误差了,得慢慢补,别让后期偏太多……”

“微分d看着点,温度涨太快就压一压,别冲过了头!”

算法在脑子里转得飞快,灵力却跟生涩的齿轮似的,总跟不上计算。一开始蓝色曲线跟醉汉似的,一会儿窜到红线上面,一会儿又掉下去,姜逸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滑——这比在实验室盯反应釜累多了,既要控灵力,又要算参数,精神力像被拉到了极限。

但他没停。错一次就调一次pId参数,p从2.5降到2.2,d从0.8提到1.1,一点点摸灵力和火焰的脾气。半个时辰后,蓝色曲线终于乖了,顺着红线慢慢爬,尤其是到了恒温阶段,波动幅度比之前小了一半还多。

“就是现在!”姜逸眼神一亮,在炉温刚碰150c的瞬间,把青叶藤段全投了进去。

“嗤啦——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