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> 第11章 灵力波动频谱分析

第11章 灵力波动频谱分析(2/2)

目录

【峰值一:频率3.47khz,振幅最强,判定为基波。能量特性与凝露草核心药性释放频率高度吻合。】

【峰值二:频率10.41khz(≈3.47*3),振幅次之,为三次谐波。能量特性显示与青叶藤、赤精矿药性融合共振有关。】

【峰值三:频率17.35khz(≈3.47*5),振幅较弱,为五次谐波。疑似为丹药整体结构稳定形成的驻波。】

看着脑海中呈现出的清晰频谱图和详细分析,姜逸眼中精光闪烁。果然如此!这“丹韵波动”并非杂乱无章,而是由特定频率的振动及其谐波组成,每个频率分量都对应着炼丹过程中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!

基波对应主要药性的释放,谐波对应药性融合和结构成型!这意味着,通过实时监测丹炉内的灵力波动频谱,就有可能判断炼丹进行到了哪个阶段,以及药性融合是否顺利!

“如果能制造一个传感器,实时捕捉丹炉内的灵力波动,并将其频率和振幅信息可视化……”姜逸的思路瞬间打开,“那不就相当于给丹炉装上了‘示波器’和‘频谱仪’?”

这将彻底改变依赖经验和模糊感应的传统炼丹模式!炼丹师可以“看到”炉内正在发生的能量变化,从而进行更精准的干预!

接下来的几天,姜逸暂停了炼丹实践,全身心投入到“灵力量子隧穿效应波动传感器”(他自己起的名字,本质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灵力微变化探测装置)的理论设计和简易原型机制作中。

他利用新获得的灵石,购买了一些对灵力波动敏感的低阶材料,如“感灵玉”粉末、“共鸣水晶”薄片等。又购置了更精细的刻刀、研磨工具和传导灵墨。

设计核心在于:利用感灵玉对特定频率灵力的敏感特性,将其制成微小的谐振单元;通过特殊的灵纹回路(借鉴了符阵知识),将谐振单元感受到的微小波动放大并传导至共鸣水晶;共鸣水晶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干涉条纹或光晕,其形态随输入波动频率和振幅变化,从而实现初步的“可视化”。

这只是一个极其简陋的原理验证模型,精度和稳定性都远达不到实用要求,但足以验证概念的可行性。

制作过程充满了挑战。刻画微米级(在这个世界是“发丝级”)的灵纹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稳定的手部控制,材料的配比和处理也需要反复尝试。姜逸失败了无数次,浪费了不少材料,但他乐此不疲,每一次失败都为系统积累了宝贵的数据。

终于,在耗费了将近十块下品灵石的材料后,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、由感灵玉、共鸣水晶和复杂灵纹构成的简易传感器原型,被他小心翼翼地封装在一个镂空的玉盒中。

他将其连接到一个自制的、利用灵石驱动的简易放大电路(基于对这个世界导电材料的粗浅理解)上,然后,深吸一口气,将传感器探头靠近正在以稳定频率微微震动的丹炉(他故意输入了一个低频灵力模拟炼丹环境)。

共鸣水晶表面,果然出现了一圈极其微弱、但清晰可辨的、随着输入灵力频率变化而明暗交替的光环!

“成功了!初级灵力量子隧穿效应波动传感器,原理验证通过!”姜逸心中涌起巨大的成就感。这虽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但意味着他成功地将一个现代科学仪器的概念,在这个修仙世界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!

他立刻记录下光环形态与输入频率的对应关系,开始建立最初的“校准曲线”。

就在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,新丹房外,传来了一阵与孙淼等人截然不同的、温和的叩门声。

“姜逸师弟在吗?在下丹霞峰弟子陈铭,奉丹霞长老之命,特来拜访。”

姜逸动作一顿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。

丹霞长老?内门丹堂的实权长老之一?他怎么会注意到自己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外门弟子?

看来,无瑕丹药引起的波澜,远比他预想的要深远。风雨欲来,而他的“科研”之路,也必将与宗门内更复杂的势力产生交集。

他迅速收好传感器原型,整理了一下衣袍,平静地走向门口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