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> 第13章 自动化控火符阵

第13章 自动化控火符阵(2/2)

目录

三个模块之间,通过用“导灵银丝”编织的灵缆连接,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。

理论设计完成,接下来是制作和测试。这需要精细的符箓绘制和阵法铭刻手艺,以及相应的材料。姜逸的灵石再次告急,他不得不忍痛出售了两枚自己炼制的、品质上乘的融灵散,换取了必要的材料:品质上佳的热敏晶、空白阵盘玉、导灵银丝、高级符纸和灵墨。

制作过程更是艰辛。铭刻pId灵算阵盘上的微缩符纹,要求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度,稍有差错,整个逻辑就会混乱。姜逸失败了数次,浪费了不少珍贵材料,心疼不已。但他没有气馁,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手法更熟练,对符纹的理解更深。

终于,在考核过去将近一个月后,一套看起来颇为怪异、由晶环、玉盘、符箓和银丝组成的“K-I型灵能pId温控系统”原型机,摆放在了姜逸的丹炉旁。

能否成功,在此一举。

姜逸深吸一口气,将系统安装就位。热敏传感符环紧贴炉壁,pId灵算阵盘放在一旁,控火执行符贴在炉底,银丝连接无误。他小心翼翼地向阵盘中心嵌入灵石,设定了第一个目标温度:150c(炼制聚气丹的初始投料温度)。

然后,他点燃了丹炉底部的一小簇引火草。

火焰升起的一刹那,热敏晶环微微发光,pId阵盘上的符纹依次亮起,如同电路板通电,发出微弱但稳定的灵光。阵盘中心的几颗灵石位置微调,代表设定值。紧接着,贴在炉底的控火符泛起红光,一股灵力波动传出,那簇小小的火焰仿佛被无形的手操控,开始稳定地燃烧,并缓缓增大。

姜逸屏住呼吸,紧盯着系统界面(他让系统实时显示传感符环传回的温度数据)。

实际温度曲线,开始沿着设定温度曲线,平稳上升!速度均匀,几乎没有波动!

当温度接近150c时,火焰自动减弱,最终稳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波动,将炉温精准地维持在150c附近!整个过程,姜逸没有输出一丝一毫的灵力进行干预!

“成功了!闭环自动控制实现了!”姜逸心中涌起巨大的狂喜和成就感。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!意味着从此以后,基础的、耗神费力的控火工作,可以交给这套符阵系统来完成!他可以解放出大部分精力,专注于更复杂的药性分析、投料时机判断和应对突发情况!

为了测试系统的鲁棒性(抗干扰能力),他故意向炉火附近吹了一口气,造成气流扰动。温度曲线刚刚产生一个微小的下跌,pId阵盘立刻发出指令,控火符输出增强,火焰稍稍变大,迅速将温度拉回设定值!

响应迅速,调节精准!

姜逸压抑住激动,开始进行真正的炼丹测试。他投入一份聚气丹的材料,设定了完整的温度曲线(包括升温、保温、降温各个阶段)。

接下来的一幕,若是被传统丹修看到,必定会惊掉下巴。只见姜逸不再全神贯注地盯着炉火,而是悠闲地坐在一旁,偶尔查看一下系统显示的温度数据,或是记录药材的变化。丹炉下的火焰,如同拥有生命和智慧般,随着时间推移,自动地变大、变小、稳定燃烧,完美地复现了预设的温度曲线!

几个时辰后,丹成。

姜逸打开炉盖,炉底躺着七枚圆润的聚气丹,虽然因为这次他未进行精细的药性微操,品质只是中上,但成丹率百分之百!而且,在整个过程中,他的精神力消耗微乎其微!

自动化控火符阵,首战告捷!

姜逸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块承载了pId算法的玉质阵盘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一个证明——证明科学的思想与方法,能够与修仙文明的技术体系成功嫁接并结出硕果!

他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K-I型还很粗糙,只能处理预设的、固定的温度曲线,无法应对炼丹过程中因药材状态变化而需要动态调整设定值的情况。下一步,是让系统具备感知炉内药性状态(结合灵力波动频谱分析)并动态调整设定值的能力,实现真正的智能自适应控制。

但无论如何,自动化的大门,已经被他推开了一条缝隙。从此,他的科学修仙之路,将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——从手动操作,迈向半自动化、乃至全自动化的时代!

他仿佛已经看到,未来一座座由符阵控制的自动化丹房拔地而起,丹药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般被高效、高品质地生产出来。

而这一切的起点,就是眼前这个由晶环、玉盘和银丝构成的,看似简陋却意义非凡的——自动化控火符阵。

目录
返回顶部